“夫妻交流俱樂部”突破雙層倫理底線
2006-12-31
一個創建于2006年12月12日,名叫“白城夫妻交流俱樂部”的網站,公然打出“讓我們的下半身自由連通”的口號,宣稱男人會尋花問柳,女人會紅杏出墻,只是由于傳統的思想理念讓人畏懼和痛恨這種事,其實沒什么的,交換游戲會讓夫妻更靠攏。性這東西,兩個人“玩”久了會膩,夫妻交換過性生活才會帶來新鮮和刺激(12月30日《南方日報》)。
“換妻”這種東西,西方早就有人玩過。然而令人驚詫的是,即使在西方也為主流社會所不齒的“換妻”,如今竟被一些人“引進”了。前不久,性學家李銀河在博客鼓吹,換偶活動是少數成年人自愿選擇的一種娛樂活動或生活方式,它沒有道德問題,沒有違反性學三原則(自愿、私秘、成人之間),是公民的合法權利。如今網上又爆出個“夫妻交流俱樂部”。
在中國,過去溫飽是個大問題,人們見了面習慣問:“吃飯了嗎?”早兩年,大家忙于發財,見了面問:“在哪里發財”?如今飯也吃飽了,財也發夠了,于是又有了新的說法:見面問“換了嗎”?換什么?據說有三等:“小富”換房子,“中富”換車子,“大富”換妻子。
“夫妻交流”實際上就是夫妻互換過性生活。這到底是為了滿足生活層次上的虛榮,還是空虛中的墮落?是物資生活水平的提高,還是生存壓力的恐慌?是對煩悶沉重的解脫,還是對彼此感情的報復?都不得而知。然而,筆者以為,這種“夫妻交流”突破了法律和社會道德的底線,是一種無恥、墮落的性亂行為。不管參與者如何自辯,其弊端顯而易見:
其一,違背了婚姻法的基本原則。我國婚姻法保護一夫一妻制,不管是公開的還是隱蔽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行為,都與婚姻法相悖,也違背了夫妻應該互相忠實、互相尊重的原則,既是對傳統家庭觀念、婚姻觀念、道德觀念的挑釁,更是對愛情價值觀的抹殺。
其二,有悖于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有傷風化。“夫妻交流”實際是一種性放縱行為。一個正常的社會,除了法律之外,得靠社會道德、倫理來約束個人行為,這是不能讓步的。很難想象,沒有道德、倫理約束的社會是什么形態,也許不僅性泛濫,更可能亂倫風盛。
其三,給社會帶來不安全因素。為了追求肉體上的新鮮和刺激,甚至連對方身份、健康狀況等都不了解,夫妻就交換過性生活。這種現象不僅破壞自己的婚姻,還危及他人的幸福,亦可能引發性病等疾病的傳播、個人心理的不平衡,從而導致社會不安定的潛藏因子。
其四,說白了這只是個人發泄私欲的游戲,不過這種游戲似乎并不適合中國國情。試想,如果家家都這么做,這個社會能靠什么熱情來繼續完善人類的發展之路?換妻的父母會如何教育自己的后代何謂責任,何謂自制;知道父母換妻的子女,又該如何相信何謂愛情,何謂純真?
其五,在這場危險的游戲中,傳統的道德和婚姻觀念被瘋狂顛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土崩瓦解,夫妻不再忠誠,愛情不再美好,婚姻不再神圣。如果這種荒唐的游戲得到人們的承認甚至普遍參與,人類從此就會沒有了什么道德廉恥和社會責任,社會公德就會瀕臨消亡。
如此說來,“夫妻交流”乃是披著文明的外衣打著文明的旗號的一種反文明的游戲。文明是說它發生在現代社會,尤其是在高度發達的當今世界;反文明是說這種游戲可以追溯到蒙昧的野蠻時代的群婚制,把人退化成了低等動物、禽獸。如此荒唐之游戲,該休矣!
[稿源:紅網]
[作者:吳仁壽]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