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柳劍詔 (07/07/08 03:52)
■攝影/本報記者婁啟勇
本報訊 昨天上午,經過近5年的精心施工,坐落在北京西站東面的千年古剎天寧寺作為宗教場所重新開放。寺內接引殿內一尊9米高的金絲楠木立佛在經過開光法會后也露出了真容。
據介紹,這尊9米高的佛像全部采用珍稀的金絲楠木,雕刻過程歷時兩年半。“而且,佛像本身并未著色,呈現的是金絲楠木原色,這在全國非常罕見。”天寧寺監院法恩介紹說,之前尋找佛像所需的約6噸金絲楠木也用了兩年多時間,其中最粗的一人抱、七米長楠木是來自雍和宮的捐贈。
天寧寺的重新開放,也意味著市民可以近距離欣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寧寺塔。據資料記載,這座建于遼代的佛塔為八角十三層密檐式通體實心磚塔,通高57.8 米,塔基為方形平臺,該塔不僅以年代久遠而成為北京城最古老的地面標志性建筑,還因原《宛平八景》之一的“梵宮塔影”而聞名。
昨天,宣武區政府在天寧寺塔方形平臺上向該寺頒發了宗教活動場所證書。目前,宣武區內已聚集了世界五大宗教的眾多著名活動場所,有佛教的天寧寺、法源寺,道教的白云觀,基督教的珠市口堂,天主教的宣武區南堂,伊斯蘭教的牛街禮拜寺等。專家介紹,這種“宗教文化區”現象在世界大城市中是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