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醫生:“白眼狼”還是“白衣天使”
2007-01-23

2007年01月23日  星辰在線 
 
  稱被媒體妖魔化 用“弱勢”來形容自己
  表示警察長駐才能保醫院安全
  近期“醫鬧”風愈刮愈烈,令醫護人員頗為苦惱。21日上午,在廣州市政協機關和金橋賓館與會的醫衛界委員,幾乎不約而同地將分組討論開成了“訴苦大會”!不少醫衛界的委員用“弱勢”來形容自己,而且指出醫務人員被稱為“白眼狼”是被媒體妖魔化了。

  >>>訴苦語錄
  ●語錄一
  “醫務人員被媒體妖魔化了”
  21日上午,當醫衛界的委員們熱議棘手的醫患沖突時,不少委員用“弱勢”來形容自己。而處于“弱勢”地位的他們,當著與會記者的面毫不客氣地指出,醫務人員被稱為“白眼狼”是被媒體妖魔化了。
  ●語錄二
  “‘醫鬧’不打官司,打人”
  “醫生這個行業有自己的職業操守,但患者一進醫院大門,就帶著錄音筆、攝像器材,簡直把醫生當‘吸血的狼’來防。醫患間的信任蕩然無存,而醫生中流行一種說法,就是隨時要作好當被告的準備,時時提醒自己注意保留證據。”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金敏委員有些無奈地說道。
  對此,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蔣少艾深有同感,“如果出現醫療糾紛,我們打官司好了,但他不打官司,他打人!”蔣少艾說。
  農工民主黨廣州市委員會在其提案中指出,去年1月至11月期間,廣州市各級醫療機構發生因醫療糾紛引發的有較大影響的患方暴力索賠事件共97件,醫務人員受傷36人次,財物損失5426萬元。
  ●語錄三
  “警察長駐才能保醫院安全”
  “暨大附屬醫院的醫生衣服當眾被扒,院長被扣48小時,我們醫生心里實在不好受呀”,“深圳一家醫院的醫生戴著鋼盔上班”,“病人來看病,還帶個錄像機監控,拿個筆記本全程記錄”,“我們醫院的一個醫生脖子上被捅了一刀”,“黃埔區的每家醫院都被‘醫鬧’沖擊過”……在昨日下午的小組討論中,醫衛組的政協委員們越說越激烈、越說越悲慘,甚至有政協委員在激動中蹦出一句“醫院是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地方,只有警察長時間駐守醫院,才能保障醫院的安全”。
  廣州市衛生局副局長張立表示,2006年,“醫患關系緊張”已經逐步上升為“暴力行為”。
  ●語錄四
  “‘醫鬧’責任在衛生部”
  來自廣州市兒童醫院的一位政協委員指出,“醫鬧”借機圍攻醫院和醫務人員,它已經突破了《治安處罰條例》,但公安部門認為這是醫療糾紛而回避這個問題,讓醫務人員感到無奈。
  對于“醫鬧”出現的深層次原因,陳志雄委員甚至尖銳地提出,“‘醫鬧’責任在衛生部!”他表示,衛生部出臺醫療糾紛“舉證倒置”條例后,醫療糾紛的性質立馬變了,“以前都是心平氣和地尋求理性解決的辦法,但現在患方越來越不理性了?!?BR>  陳志雄委員說,有調查顯示,醫務工作者的子女愿意學醫的只有17%了,“環境不好,愿意繼承衣缽的越來越少?!?BR>
  >>>訴苦解答
  解決“醫鬧”應盡快立法
  廣州市副市長李卓彬也表示,現在醫患關系確實緊張,特別是出現患者家屬到醫院靜坐鬧事等行為,“對這種行為我們很憂慮,以前雖然也有,但現在搞到打醫生、砸醫院,確實很嚴重”。他提出,醫療衛生應盡快立法,用法律手段來保護醫生和患者。
  另外,他還提出,目前國務院已批準,在奧運會期間新聞宣傳和采訪的門檻將更低,中外記者可以不論時間、不論地點、不用人陪同進行采訪,接下來新聞曝光的壓力會更加突出,衛生部門應該主動做好工作,對媒體不能“堵”只能“疏”,做好解釋工作,正面引導,以緩解醫患關系。

  ■新聞鏈接
  哈爾濱天價醫療費事件
  2005年11月,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節目一則關于“天價醫療費”的報道,引起舉國關注。
  該報道詳述了患者翁家與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下稱哈醫大二院)的醫療費糾紛,歷數醫院過度收費、管理混亂和過度治療等行徑。經過幾輪密集追蹤報道,此事因花費總額達到“500萬元以上”的天價,成為2005年影響最大的醫療糾紛案。
  調查顯示,這起罕見的“天價醫療費事件”極為復雜。問題之發生,固然暴露了有關醫院管理諸方面的重大弊端,也顯露了病人家屬以“錢權之勢”影響和主導醫療過程之嚴重后果;特別是因身染絕癥的患者當時已經不幸處于終末期,還大量動用寶貴的醫療資源搶救,更涉及國人目前還接觸較少的醫學倫理問題。
  ■名詞解釋
  “醫鬧”
  從字面上看,“醫鬧”說的就是那些在醫院鬧事的人,他們穿梭于各大醫院,專門找一些發生醫療糾紛和可能發生醫療事故的人,然后到醫院鬧事,向醫院索取高額的賠償,并從中獲得經濟利益。
  據介紹,這樣的“醫鬧一族”往往和出現了醫療糾紛的患者家屬相互配合,或是在醫院門前聚眾靜坐,或是在醫院拉起橫幅要求賠償,嚴重的將死者或傷者抬到醫院門診大廳擾亂就診秩序。在醫療糾紛當事人獲得了醫院的賠償后,他們再與當事人分紅。
來源:青年時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