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1月24日 來源:工人日報
為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鄭州大學旅游管理學院給學生布置寒假作業:回家給父母磕個頭。(見1月23日《重慶晚報》)
依我推測,該學院的大多數同學回家未必會給父母磕頭,他們的父母大多也不會在意這事。畢竟,磕頭跟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之間并無必然聯系。不過,“親情寒假、感恩父母”這一寒假作業的主題很好———今天,我們該怎樣孝敬父母?這是許多人都應該回答的一道人生題目。
“找點空閑找點時間,領著孩子?;丶铱纯础眹篮崾?,打個電話回家問問父母的身體狀況;逢年過節,回家給父母報告一下學習、工作、生活的情況,這都是在精神上對父母的孝敬。
當然,孝敬父母,很多時候也是需要經濟上的付出的。有的父母可能是老無保障的農民,有的可能是收入微薄的下崗職工,他們需要“養兒防老”。
但實際上,如今,在農村,有的子女成家以后,自己住新樓房,卻讓父母住茅屋,父母衣食住行問題也在幾個子女之間“踢皮球”;在城里,對待生活并不寬裕的父母,有的子女不是“敬老”,反而是“啃老”。所以,這道“親情寒假、感恩父母”的作業,應該布置給更多的人。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作多大貢獻”———孝敬父母的另一層涵義往往被人們忽視,即孝敬父母并不在于子女多么“光宗耀祖”,而首先是兒女要堂堂正正做人,規規矩矩做事,不要給父母臉上抹黑,不要讓父母為自己的兒女臉紅。比如,為官不受賄,經商不作假,做學問不抄襲———當然,把這也算作孝敬,也許層次低了些,但卻是不可缺少的。(張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