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東方早報
近年來,面對傳統(tǒng)自由放任資本主義哲學全面復辟的浪潮,“股神”沃倫·巴菲特這位資本主義精英、卓越的股市投資大師,卻在反對取消遺產稅、反對取消股息稅的斗爭中一馬當先。2003年5月20日,在美國國會就布什的減稅提案投票表決之前,巴菲特在《華盛頓郵報》上撰文直斥取消股息稅為“非常愚蠢”之舉,減稅讓富人受惠最大。正是這篇文章在國會山廣泛傳閱,促使很多議員聯手把小布什預定的減稅額攔腰砍了一半。2006年我們再次看到了這一點,因為在6月份,巴菲特宣布準備向美國5家慈善基金會捐贈370億美元財產,占其財產總額的85%,創(chuàng)造了美國有史以來個人慈善捐贈金額的最高紀錄。
權力=影響他人的能力。巴菲特未擔任過任何政府行政職務,但杰出的賺錢能力和出類拔萃的社會責任感賦予他超越眾人的權力,無怪乎《財富》雜志2003年發(fā)布的第一份“美國最有權勢商人排行榜”,把巴菲特列為榜首,并作出如此評價———“巴菲特比世界上其他任何活著的商人更受人尊敬,不僅商人尊敬他,全體公眾都熱愛他。這就是權力?!?
別人的社會精英如此,中國的精英們又如何呢?來自中華慈善總會的統(tǒng)計資料表明,中國大陸富豪對慈善事業(yè)的捐贈小于15%,而他們擁有的社會財富卻在80%以上。2003年的100位福布斯中國富豪,七成沒上2004年“慈善榜”。國內工商注冊登記的企業(yè)超過1000萬家,但只有1%的企業(yè)曾參與慈善捐贈……
除了慈善冷漠外,觀察中國的精英們,我們看到的還有一片“禮崩樂壞”的景象。中國學者康曉光對當前中國精英階層的狀態(tài)作了這樣一個冷峻的描繪:“相當多的政治精英和腐敗聯系在一起,相當多的經濟精英和奸商類同,相當多的知識階層和沽名釣譽、學術腐敗、學術剽竊聯系在一起?!睘槭裁慈鐣幪幙梢月牭健吧鐣还钡捏@呼?這并不完全是因為中國的收入分配格局比發(fā)達國家更加不平等,不完全是因為中國不到30年就從世界上收入分配最平等的國家變成了貧富差距巨大的國家,而是因為中國精英群體的社會責任感比發(fā)達國家精英群體的低得太多。我們的精英們獲得了太多的利益而承擔的責任又太少,他們不但不維護這個給予他們過多關愛的社會,反而瘋狂地挖社會的墻腳。相比之下,我們的大眾承擔了太多的責任和代價而所獲甚微。
為了形成這樣一種良好的社會機制,我們需要一種健康氛圍。為了賦予經濟精英們起碼的社會責任感,為了約束他們的行為不至于失控,輿論、政府應當給予他們更多監(jiān)督。然而,我們看到的卻是富人們每次受到一點任何公民都應接受的正常監(jiān)督,都能惹出一大堆為他們護短的說法,赦免原罪呀、警惕“仇富”心理呀……不一而足,甚至對描繪收入分配失衡程度的基尼系數作出貽笑大方的解釋,甚至把一部分富人的不義之財與改革成果劃上等號,為此還不惜把合法致富者綁架來作為非法致富者的人質。
早在春秋末期,中國社會就結束了“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制度,這類言論卻似乎想把中國社會再次推回春秋末期之前的狀態(tài)。問題是,這樣諄諄教導我們的人同時也諄諄教誨我們人性本惡,有這批人無微不至地為某些經濟精英們的錯誤乃至罪惡全方位辯護,我等豈敢指望經濟精英們的本性不失控!
什么樣的社會是穩(wěn)定的社會?只有精英有責任、大眾有權利的社會才可能是一個穩(wěn)定的社會。我們的精英們即使對老掉牙的“社會責任”之說嗤之以鼻,但為了可持續(xù)地掠奪,他們也應當具備最起碼的智商。所以,如果精英們想在社會上贏得永久的安全感,那么,就請努力去贏得大眾的尊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