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離開”系列策劃之1
文/記者 王雷 實習生 鄒朗
廣東人喜歡旅游,地球人都知道。尤其是春節“在路上過大年”的潮流也是由咱們廣東人引領的,這種新的過春節方式這些年被國內不少年輕人當作新時代新生活的新觀念。
|
于是,春節出游從N年前將“廣東人春節在火車上度過”作為一件新鮮事,到現在成了很多年輕人、中年人的時髦過年方式。到網上輸入“春節旅游”的字樣,便會搜出若干條信息,包括又有多少多少人準備春節旅游啦,哪里哪里將人滿為患啦,春節旅游路線推介啦,春節出游注意事項啦……其受關注程度可見一斑。據某報的一則消息稱,部分旅行社春節出境游的熱門線路名額已經滿員,內地游報名也進入了一個火熱階段。
在這樣一股潮流之下,在媒體的大力宣傳下,大眾開始接受這樣一個信息:春節出游代表著新觀念、代表著時髦的生活方式。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春節期間的“家庭出游”多是與愛人、孩子,而與老人一起去的人并不多。在記者的隨機采訪中,準備雞年春節出門旅行的年輕人、中年人多以他們“不愿意去”、“身體不太好”、“玩不到一塊兒去”為“離開”父母的理由。
而即使并不情愿的老爸老媽們也只能閉嘴,既然孩子們的方式是新的,那怎么能讓自己“傳統”的思想阻礙“進步”的腳步?怎么能拖孩子的腿?只要他們好就行。
然而已經有人開始反思,在一年之中老人最重視的節日里,我們到底該不該離開他們去游玩?“五·一”、“國慶”長假以及年休假都可以出去玩,春節為什么不可以留守在父母身邊,讓老人開心?
父母之心對于年輕的孩子似乎還不能體會,一些自己尚未有孩子的年輕夫妻說:“我們也不單是貪圖玩樂,而是實在是不想春節那么多飯局和應酬,很累。再說我們可以平時盡量多陪陪父母來彌補。”
也許我們的下一代可以這樣做,因為上世紀70年代以后生的人已經對年節的感覺漸漸淡了,然而對于老父老母那一代,春節情結依然濃厚,春節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坐在一起是老人們的心愿。老年人希望孩子能多與親戚溝通感情,也是他們不希望子女春節出行的一個原因。“有的親戚一年都沒見到一兩次,只有春節的時候能見上面”。一些已屆中年、已為人父人母的被采訪者似乎更能體會當父母的心。他們其實也明白父母多是嘴上并不反對,其實也很隱晦地表示希望他們不要出去。
春節要不要出游?實際上是如今兩代人家庭觀的碰撞,年輕人自強自立而不太愿意受束縛,老一輩人看重傳統節日,祈望舉家團圓。當子女開始理解父母,一些為人子女的成年人開始選擇不再外出游樂,而是一家子喜氣洋洋圍爐而聚、共享天倫。一位張女士對記者說,兒子去年大年初二便離家去東北滑雪,“年輕人愛玩我當然可以理解,可是春節的意義就是在于‘團圓’二字,看著每年數之不盡外出打工的人無論如何都要擠回家過年,而自己的兒子卻一溜煙的跑了,能不傷心嗎?”令她欣慰的是,今年兒子打算留守廣州,陪著她過個安靜祥和的年。
·父母有話·
王女士(58歲):當然希望孩子在身邊啦。春節畢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年紀大了,我們還能跟他在一起過幾個春節?但我們也不能說你們留下陪我們吧,不要去了。前兩天我跟他說,最近治安不太好,怕不安全。話說到這兒就行了。最終還得看他們的。
陳先生(60歲):誰不希望春節兒孫滿堂、熱熱鬧鬧的?不過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活法,我們不能勉強也勉強不了。而且我也不希望因為我們反對而讓他們感覺到我們是個負擔。老人要想過得好,還得指望自己。
陳女士(55歲):老人說不行是沒用的,就算是今年聽了明年又怎樣?再說心里頭多少會有點不開心。孩子大了,只要他們過得好就行了。
·子女說法·
Viviv:大一那年春節去了北海看捕春魚,大二去了香港,只有大三那年春節是和家人一起過的,在海南三亞。選擇春節出游是因為假日比較集中,時間充裕,而且心情放松,能夠玩得比較盡興。家人的態度也是關鍵因素之一:家人對我不在家過年沒有什么異議,反而很支持,他們本身也會選擇春節出游,因為排期集中,所以往往跟我去的方向不同。我們家庭關系挺融洽的,爸媽都是很重視家庭的人,但可能他們的心態跟我有點相似,認為生活的地方不一定就是相守的地方,所以放任我遠行,還想我多學東西呢。想深一層可能與我是客家人有關,從家鄉移居另外這個城市好幾年了,已完全習慣這里的生活,但看到春節就會有一種潛在的意識:拒認他鄉作故鄉,所以不斷出游。不過今年我們都計劃留在家過年,還打算把家鄉的爺爺奶奶接出來一塊過一個真正的合家團圓的春節。
凌云:平時忙得七竅生煙,本也想趁春節的空閑出外走走,但平日家人就對我有所抱怨,覺得沒太多時間陪他們,如果連春節都要往外跑的話怎么也說不過去了。雖然有點無奈,不過呆在家里感受一下氣氛也很好。在廣州玩也有不少選擇,陪父母走一下親戚,或者陪他們去逛逛花市。畢竟我還得幫忙抬花盆,是不是?
·專家說法·
華南師范大學倫理學王宏維教授:作為子女開始反思要不要依著自己而“離開”父母春節出去玩,這是一種社會進步的表現。
如今很多在校的大學生和畢業沒多久的年輕人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與父母的關系相對密切,受父母的關注比較多,產生小皇帝心態,但學校教育在這方面給予了重視,一直在他們成長過程中通過各種途徑教導他們要懂得父母的養育之恩。
另一方面,從文化的角度看,常言年輕人對傳統節日及習俗不感興趣,但就如同西式衣服如今添加了很多民族元素一樣,對他們來說,傳統節日的趣味是一種文化的再發現。全球化文化背景交流下,越是傳統的東西,越顯現代。年輕人對傳統文化內涵的了解是對自身文化素養的補充。
解決之策
1.跟父母一起出游。
這樣既能避開繁多應酬又能游覽風景兼與父母共享天倫之樂。對于旅行的目的地可以選擇休閑為主、不需劇烈運動的“逍遙游”,盡量照顧到父母的體力。如泡溫泉、去海邊,年輕人還可以在度假村或酒店里打打球、玩玩電子游戲,或是驅車到附近的景點、山上逍遙一下。
2.初三以后再出游。
大年三十是父母最重視的日子,所以最好陪在父母身邊,吃吃飯、看看電視、打打牌。開年飯也最好不要錯過。所以盡量在初三以后再安排出游。
3.控制出行時間在三天左右。
春節期間的旅游最好安排在三天左右,這樣還可以有多一點時間陪伴父母,另外拜訪一些較為熟絡的親戚。而且這樣長度的旅行也不會很累。
調 查
親愛的父母,春節旅行我要不要去?
21CN女性頻道&羊城晚報從1月21日中午12:00到1月25日早上9:00,參與調查的網友非常踴躍,共有7476位網友參與了調查,具體分別如下———
第一個問題:春節你會離開父母去旅行嗎?
人數 百分比
1.是 2818 37.7
%2.否 4658 62.3
%第二個問題:父母有沒有對春節離開他們去旅行表示過異議?
人數 百分比
1.有 3133 41.9
%2.沒有 4343 58.1
%第三個問題:你認為父母希望在春節時兒女能夠守在身邊嗎?
人數 百分比
1.是 6668 89.2
%2.不是 808 10.8
%第四個問題:通常春節期間去旅行行程大約多久?
人數 百分比
1.3天以內 2882 38.6
%2.3天-5天 2731 36.5
%3.5天以上 1863 24.9
%第五個問題:你的春節旅行大約會在初幾出發?
人數 百分比
1.三十夜前 1191 15.9
%2.初一 9691 3.0
%3.初二 1260 16.9
%4.初三以后 4056 54.3
%第六個問題:父母希望兒女不要春節出游的原因是什么?
人數 百分比
1.希望在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里享受天倫之樂。3896 52.1
%2.希望兒女能夠與久已不見的親戚敘敘感情。 2332 31.2
%3.其它原因。 1248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