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看電影)
無需作任何設置,鍵入相應域名的電腦上霎時跳出“麻峪房民俗信息網”頁面,屏幕右下角的圖標顯示:連接速度48Mbps。信號非常強。
“嘿!真的能無線上網!”盤腿坐在炕上的
“這算什么,還能看大片哩!”負責接待的村黨支部書記宋興海作示范,點擊進入麻峪房村局域網視頻點播系統,藍色頁面上的播放列表顯示,目前有愛情片、喜劇片、槍戰片、科幻片等6大類42部電影可供在線點播。
一個山區小村,居然能夠視頻點播、無線上網?
見記者驚訝,宋興海很是得意,去年年底,區旅游局和計生委出資26萬元,區科協提供技術為村里開通了無線局域網。不用撥號、不用連線,只要電腦配有無線網卡,在村子里任何一個犄角旮旯,都能實現無線上網,還能視頻點播,聯網打游戲,并且全部免費,這在京郊都是獨一份!
麻峪房是京郊最早的民俗旅游度假村之一,從1998年起,全村56戶人家家家都搞“農家樂”。到去年,全村一年接待游客7.5萬人次,旅游收入達到400萬元,人均純收入1萬元。
可民俗旅游搞了8個年頭,吃農家飯、睡農家炕、采摘、垂釣等老幾樣項目已經漸漸提不起城里人的興趣。去年,昌平區以麻峪房村為試點,開通無線局域網,建成首個“數字民俗村”。
“自打這網絡一開通,全村80%的人家都進城買電腦,學起來一個比一個‘魔癥’。”宋興海笑著說,以往冬閑的時候,村里最興打牌、搓麻將,今年幾乎看不見了,———大伙兒都“貓”在家里琢磨電腦哩。
跟隨宋興海步入村西的“海軍農家院”,只見37歲的男主人楊士友端坐在嶄新的電腦前,腰板挺得筆直,眼睛死盯著鍵盤,費力地拼出“索納塔”三個字。原來老楊想給家里添一輛小轎車,上網查查價錢。
“嘿嘿,剛摸電腦沒兩天,字還打不利落呢!”楊士友笑得有些不好意思。
楊士友說,兩個月前,電腦咋開咋關還不會,多虧區科協的志愿者下村輔導,手把手地教,現在他不僅可以上網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還和城里人一樣時髦,學會了打網絡游戲,有了自己的QQ號和E-MAIL!
村里有11戶民俗戶在“麻峪房民俗信息網”上開辟了自家的信息頁面,老楊沒趕上趟兒,有點兒著急。“過兩天,我打算讓那些娃兒幫幫忙,把家里的拿手菜貼到網站上,也到網上散散名片!”
按照昌平區的民俗旅游發展規劃,從今年起,昌平將每年建設2至3個“數字民俗村”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