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日期: 2007-2-14
核心提示
老聶最近有點煩
作為公眾人物的老聶一時間從媒體消失了,他的很多朋友都在打聽他的“下落”,是“金盆洗手”還是低調行事?他最近還好嗎?電話那頭老聶說:“我沒閑著,只是想少些外界影響,不想過多地張揚自己。”
在老聶的倡導下,2006年夏初,他們20多個人在鄭州金水河畔舉起了拳頭宣誓,要為“鄭州無賊”作出自己的貢獻。也就是在那天,他們的“民間反扒聯盟”成立了(6月13日本報曾作報道)。正是因為這個“聯盟”,老聶得罪了個別人。那幾個人有劣跡,還沒有改造好,提出想加入反扒聯盟,被老聶拒絕了。于是,他們懷恨在心就造謠中傷,說他強收小偷偷來的贓物。“就憑這,這幾個人也不能要。”坐在老聶一旁的一位薛姓朋友憤憤地說。
“本來家人就很反對我抓小偷,出了這件事以后,家人朋友阻攔就更有理由了,現在老婆就根本不讓外出。”
“其實我個人受點傷害還是小事,重要的是影響了‘鄭州反扒聯盟’的發展。本來南方一家公司看好他們的義舉,想從多方面幫助他們,由于聽到了惡意中傷的謠言而擱淺。盡管造謠者已經給他賠禮道歉,但對他的傷害一時難以彌補。”老聶顯然從這件事情上受打擊不小。
為了反扒,老聶付出不少
在記者與老聶的接觸中,他不間斷說起,面對拿家伙的歹徒他不怕,就怕別人不理解。就在前段時間,老聶為了抓小偷,以一敵八,用一把鎖自行車的環形鎖對付了幾把刀子。11年的反扒歷程讓37歲的老聶渾身上下都是傷,但是他沒有退卻過。
“有一次,我抓住了一個小偷,沒收了他剛偷來的手機,剛把手機打開,就接到女失主的電話,那名女士以為我是賊,對我大罵,我費了好大的力氣,才對她解釋清楚,可人家接過手機時還半信半疑。”說起這件事,老聶感到很委屈。
其實老聶一直都有工作的機會,外地有些地方讓他去上班,月工資2000多元,但他最終為了抓賊還是留在鄭州。他想找個既能維護治安,又能養家糊口的工作,但這不是太現實。重要的是,老聶有個“天下無賊”的夢想。
鄭州人感激老聶
多年的反扒經歷,使老聶練就了一身嫻熟的反扒本領。走在大街上,他一眼就能看出哪個是盜賊。他對小偷采用打擊和教育相結合的辦法,不同的小偷區別對待。對性質惡劣的慣偷,抓獲扭送公安機關和撥打110交巡警處理;對一些正在踩點和準備作案的青少年,他采取批評教育幫他們改過自新。他還有意識地、積極地培養了一批和他一樣疾惡如仇的民間反扒者,并經常下社區義務宣傳防盜知識。
在反扒工作中,有的小偷拿來金錢賄賂他,都被他斷然拒絕;有的小偷窮兇極惡極力反抗,甚至還向他動刀子;有的小偷懷恨在心,打恐嚇電話,發恐嚇短信,聲稱要報復。有一次,3個小偷圍住他大打出手。
11年來,在無固定收入、全家人僅靠妻子做臨時工的情況下,老聶克服重重困難,不顧個人安危,堅持義務反扒,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共計1400多人次。他的個人事跡曾先后60余次被中央、省、市媒體爭相報道。
因為他在義務抓賊方面的突出貢獻,鄭州人也沒有忘記他。2006年4月,他被評為鄭州“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并被聘為鄭州市社會主義榮辱觀青少年教育志愿輔導員,2006年被鄭州市市委政法委評為“兩嚴一創”先進個人。
除了榮譽之外,還有許許多多好心人也在想辦法幫助老聶。昨日,老聶讓記者猜自己身穿這件高檔羽絨服多少錢。原來,一家商貿城的商戶感激老聶長期在這里抓小偷,就想送給他一件羽絨服,怕老聶不要,進價120元的衣服竟30元強行賣給他。
“山東老家父母都快90歲了,身體有病,為了抓小偷,我很少回去。由于小偷的報復和恐嚇,家屬和社會個別人的不理解,認為我是個傻瓜。”老聶說。這11年來,他共抓獲犯罪嫌疑1400多人次,有時一天抓20多個小偷,最多一天抓過8個偷車賊。
但愿“天下無賊”盡快實現
法學博士、河南國基律師事務所律師任成宇說,民間反扒的熱情不容打擊,因此業已形成的反扒團體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解散。有關政府部門可以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整合現有的資源,加強民間反扒組織的隊伍管理、方向引導和業務指導,作為社會治安管理的必要補充。
任成宇還說,目前在中國,幾乎每個城市都有民間反扒高手,北京的苑國棟、西安的劉孝雨、鄭州的聶光增,他們“痛并快樂著”,成為民眾關注的人物和輿論爭議的焦點。南京、武漢、廈門、寧波、廣州等地,民間自發組織的“反扒同盟”、“反扒大隊”也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進一步壯大了民間反扒力量。
民間反扒高手和反扒團體在出現之初,得到了政府部門的支持和肯定,也受到了廣大民眾的贊賞和歡迎,既威懾了犯罪分子,弘揚了社會正氣,又緩解了當前警力不足所導致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執法困境,更是符合人們疾惡向善、扶危助困的普遍道德準則,具有道德示范意義。媒體更是為民間反扒提供了寬松的輿論氛圍,一些學者高調指出,民間反扒現象的出現,預示著公民社會的萌芽和雛形,公民正以主人翁的姿態自覺而廣泛地參與社會活動和社會治理,有利于提升社會的道德水準,促進社會群體的和諧,更有利于推動政府治理方式的進步。
隨著反扒力量的壯大和反扒實踐的深入,一連串的問題也相伴而生。反扒英雄時常被小偷誣陷、圍攻,得不到群眾的支持和理解;家庭成員又時常受到威脅和恐嚇,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由于反扒往往出力不討好,他們的家庭生活也陷入困境,反扒英雄甚至在反扒時負傷就醫也得自掏腰包。英雄流血又流淚、傷身又傷心的事情屢屢發生。
民間反扒作為一種私力救濟方式,固然有其合理和積極的因子。這種救濟方式是建立在對法治秩序不信任和不服從的基礎之上,所仰仗的并非是法律的權威而是個人的道德,因此這種救濟方式具有極強的隨意性、任意性,既不穩固又不可靠。但是,民間反扒在多個地方的興起,在某種程度又反映了當前治安狀況的隱憂,迎合了民眾對良好社會治安的渴求和對參與社會事務的參與熱情。
那么,市民到底對民間反扒作何評價?“一定要支持!”幾乎是異口同聲。
一位市民說,民間反扒對政府來說簡直是求之不得,對業已形成的反扒團體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能解散了之。有關政府部門可以借鑒廈門、寧波、武漢等地的經驗,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整合現有的反扒資源,加強民間反扒組織的隊伍管理、方向引導和業務指導,作為社會治安管理的必要補充。
鄭州市經八路的巡防隊員李四信由于工作關系長期抓賊,對老聶非常敬佩。他認為,應該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資源,依靠大家的力量促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在引入民間力量的同時加強自身素質,優化執法手段,提升治理水平。但愿“天下無賊”,離我們越來越近。
■讀者進言
不妨重獎民間反扒勇士
扒竊雖只是小偷小摸行為,但事關最基層民眾的切身利益,造成的社會危害性很大。這種行為若不能得到有效的打擊和遏制,民眾的安全感就會大打折扣,生活的幸福指數將隨之下降。在當前的社會風氣下,“反扒”工作還只能以公安機關為主,相關部門和社會力量加以參與和配合。
我建議公安機關除加派巡視巡查人手,增加執勤班次,加大對扒竊行為的打擊力度外,應巧借社會多方力量,形成多方聯動,多管齊下的“反扒”格局。比如,針對公交車上的扒竊現象,就可以與全市的公交公司聯合,在為駕駛員提供相應保障的基礎上,把廣大駕駛員納入到“反扒”工作中,利用駕駛員工作在第一線,掌握實際情況的優勢,為“反扒”工作提供人力和信息支撐。
當然,最重要的事情還是要把廣大群眾發動起來,形成一張讓扒竊行為無處遁形的天羅地網。為布好這張網,公安機關除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外,還可以借鑒打擊“兩搶一盜”的做法,重金獎勵民間“反扒”勇士,以鼓勵更多的老聶站出來,參與到“反扒”斗爭中來。公安機關也應突出打擊重點,集中力量打掉有組織的扒竊團伙,利用社區和基層派出所的聯防力量,發現和摧毀扒竊團伙盤踞的窩點,鏟除其滋生的土壤。
(鄭州讀者紅賓)
面對網友的支持與鼓勵,老聶很感動
本報資料圖片
反扒聯盟成立第二天,他們舉辦了一場義務宣傳活動
□策劃安報記者趙新菊執行安報記者魏源/文莊嚴/圖
來源:今日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