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八章
嚴循東 2007年3月31日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最崇高的美德就像水,它有利于萬物而又平靜,停留在眾人所厭惡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善人)居處(如水一樣避高趁下,順乎自然)善于選擇地點,胸懷(如水一樣靜默深遠)善于保持沉靜,施于(如水一樣潤澤萬物,公正均平)善于效法上天,說話(如水一樣堵塞必止,開決必流)善于守信,為政(如水一樣凈化污穢,高低一般平)善于治理,處事(如水一樣隨物成形,可方可圓)善于無所不能,行動(如水一樣冬天結冰,春天融化,涸溢有時)善于隨機應變。因為它(七善具備而)不爭,所以沒有怨咎。
【注釋】:如同流水一般的境界。流水只一味的滋養萬物,而不會同萬物相抗爭。流水總是處于低洼之處,與眾人積極向上、謀求發展的精神相背逆,自然遭人們的厭惡。水所處地位就如同無為的“道” 相仿。人要找一個優良的環境居住,要善于去研究一些淵深的學術,與人交往要善于講求仁道,當政要善于管理,所做事情要能充分發揮你的能力,辦大事要善于選擇好的時機。但不要與人相爭,才不會有錯。眾人追求的是自我小利益,有能力者,不會計較眼前的得失,他們平時善于注重信譽,注重團結他人,不入俗氣,生活中,“讓”的概率是較大的。但他們善于把握最佳的時機來發展事業,該出手時,就出手。一味地強調“不爭”,也是錯誤的。“爭”需要協調,沒有協調的爭,就會國將不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