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一章
嚴循東 2007年2月5日
【原文】: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譯文】:道是可遵循的抽象的運動法則,但又不是一種恒定不變的抽象運動規律。根據事物的特性來冠以名稱,是事物面貌的反映,但這種面貌不是一成不變的。無名(無形)是天地萬物的始端 ;有名(有形)是萬物的根源。因此,人類常常假借抽象的無來達到了解萬物的奧妙,通過具象之有來達到認識微妙的道。這兩方面是同時產生的,然而名稱又不同,都可以稱之為玄妙的學說,這種神秘而深邃的理論,是各種學說的基礎。
【注釋】:“常有,欲以觀其徼”,說明“道”屬于形而上的學問。“有”為原始之“有”,“無”在此基礎上得以認識。萬物之有是新的物質形式之有,要認識這個“有”,得以整體之道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