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十章
嚴循東 2007年4月2日
【原文】:載營魄抱一,能毋離乎?摶氣致柔,能如嬰兒乎?修除玄覽,能毋疵乎?愛民治國,能無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長而弗宰。是謂玄德。
【譯文】:人身具有的營養精氣與精魄的統一,能不分離嗎?呼吸吐納,運氣周身,以至于心平氣和,能像嬰兒那樣柔順嗎?清除內心的雜念,能沒有一點瑕疵嗎?愛國救民,能不用智慧嗎?人的生存,能做到安靜柔順嗎?聰明通達,能不依賴知識嗎?生育萬物、養育萬物,生育萬物而不據為己有,滋養萬物而不宰制,這就叫做深奧的“德”。
【注釋】:人類的行為和思想總是承載在一起的(先天的元神和后天的精神相連),二者又可能分離,這是因為現實行為與思維有時總是會背道而馳。一味崇尚陰柔,也不可像嬰兒一樣軟弱。即便人類的理論成果達到了極高的境界,但現實中還是可能出現問題。愛民與治國的關系要處理好需要智慧。自然之理就在于一開一合的對立之中,不能光強調“陰”的一個方面。要深諳這些道理,就需要知識與智慧。要根據這些道理生發出應對方略,不斷地積累經驗,所生發出的應對方略不是照搬前人和別人現成的經驗。一旦成為經驗,它可以長久應用,但也不能一成不變。這就是與自然相呼應的深奧的智慧學問。
摶(tuǎn):即圓,運轉,周環。
闔(hé):關。天門開闔指人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