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構筑了光怪陸離的虛擬世界,從來都不乏各種缺德事、稀罕事,每一天都在上演“魔獸爭霸”。對于某些利欲熏心的人,以各種挑戰社會道德底線的姿態出現,已經成為一種發家致富的“游戲法寶”。“橫刀奪愛網”的秘密開張,就又一次挑戰了社會道德底線。
“第三者”已經令人不齒了,他們往往既可憐又可恨,自陷一種畸形的感情之中,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可是,與“第三者”尚有可憐之處相比較,為“第三者”策劃所謂的“橫刀奪愛”,把自己的利益完全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那就是徹頭徹尾的可恨之徒了。
自古以來,感情都是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事物,它與婚姻家庭的關系其實十分微妙。“第三者”的感情介入,經常會至少解體一個原有的幸福家庭,卻未必能夠成功重組一個新的幸福家庭,更不會增加社會的總體幸福指數。從社會系統的層面來看,“第三者”的不道德也就顯而易見了。
當然,“第三者”的感情介入其實也很復雜,往往帶有“身不由己”的色彩。很多時候,“第三者”也像是掉入了自設的感情陷阱,被某種強烈的感情幻想所俘虜。這時候,“第三者”更需要的是心理自救,把自己從畸形戀情中拯救出來,而并不是所謂的“橫刀奪愛”。因而,幫助“第三者”策劃“橫刀奪愛”,簡直是一種情感與道德的“落井下石”。
值得反思的是,網絡能讓“橫刀奪愛網”之類的渣滓泛起,能讓許多騙人害人的勾當堂皇出現,這樣一種不受制約的網絡自由空間,真的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幸福嗎?看來,在互聯網絡的內容監管領域,我們確實還有許多事情要做。至少,拒絕那些挑戰社會道德底線的內容,應當是一個起碼的評判和監督標準。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