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暴利辯解,殯儀館自比歌廳
嚴循東 2007年4月6日【來源:東方早報】
清明時節,殯葬壟斷和暴利再一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記者近日在天津市調查發現,殯葬管理部門經營的殯儀館在“別無分店”的行政壟斷下,衍生出名目多、收費高、亂收費、強制消費“四大亂象”,殯葬壟斷成為殯葬暴利幕后最大的“黑手”,一些市民在痛失親人的同時,也發出了“死不起”的心酸慨嘆。
每具遺體必須交納120元或192元的衛生包錢、5元的骨灰袋錢、10元的遺體整理費、30元的美容費、15元的消毒費、25元的焚化園費、30元的裝尸費和90元的館內卸尸費。
殯儀館:“只要在這里火化,這些費用都是必須交的。”
3月31日下午1時許,天津市河北區一位劉姓亡者的遺體被親屬抬上了天津市第一殯儀館的殯儀車。在整個過程中記者看到,殯儀車司機除開了一下車門外,一直站在旁邊抽煙,但收費發票上卻出現了“裝尸體30元”的字樣,另外還有120元的衛生包(俗稱尸袋)費用。
多位市民反映說,他們的親人去世時都被殯儀館強制收取過裝尸費和衛生包錢。一位姓張的市民說:“殯儀館就是來一輛殯儀車和一名司機,司機根本沒抬過遺體卻收30元的裝尸費。由于只能用殯儀館的車,家屬必須花120元或192元購買他們的衛生包,而同樣的衛生包在喪葬用品店不過二三十元。”
在回答有關咨詢時,天津市第一殯儀館一位姓張的業務人員告訴記者,除了殯儀車、火化爐檔次和是否使用告別禮廳可選擇外,其余項目“只要在這里火化,這些費用都是必須交的。”
天津市第一殯儀館租賃禮堂舉行遺體告別儀式最便宜的為520元,按照物價局規定可以使用45分鐘,但實際上殯儀館要求家屬將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內,超出加收520元。
殯儀館:“就如2元的可樂到了KTV就賣到了20元。”
據了解,在天津市第一殯儀館租賃禮堂舉行遺體告別儀式最便宜的為520元,按照物價局規定可以使用45分鐘,但實際上殯儀館要求家屬將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內,超出加收520元。而且,在520元的禮廳里只能進行鞠躬告別,不能懸掛挽聯或念悼詞,懸掛挽聯和念悼詞的最低消費為2680元。而如果需要在禮廳外面懸掛悼念橫幅,則最低消費在5000元以上。
天津市第一殯儀館主任張悅東告訴記者,80%的家屬都會選擇使用各種禮廳為親人舉行遺體告別儀式。當被問及如何看待亡者家屬提出的收費過高問題時,張悅東說:“這里的價格都是經過物價部門批準的。但話又說回來,就像超市一瓶可樂賣不到2元,到了KTV就賣到了20元,地方不一樣了,價格自然不一樣了。”
按照每具遺體運送和火化環節平均花費2000元保守計算,天津市第一殯儀館每年這兩項的收入就近3000萬元,再加上骨灰盒存放、出售骨灰盒等喪葬用品、遺體存放等收入,僅有220名職工的天津市第一殯儀館年收入保守估計在4000萬元左右。
律師:“正因為有如此暴利,民間資本很難進入。”
據天津市殯葬管理處辦公室主任李榮安介紹,天津市第一殯儀館每年火化13000具至15000具遺體,而管理處下屬3家殯儀館每年火化遺體總量達3萬具。
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每具遺體運送和火化環節平均花費2000元保守計算,天津市第一殯儀館每年這兩項的收入就近3000萬元,再加上其他收入,僅有220名職工和1100萬元固定資產的天津市第一殯儀館年收入保守估計在4000萬元左右。而天津市殯葬管理處除了下屬3家殯儀館外,還直接經營著兩家公墓。
“正因為有如此暴利,民間資本很難進入。”北京才良律師事務所律師王令說,“由于進入殯葬業的行政審批大權仍緊緊地握在民政部門的手中,因此‘準入審批權’也往往變成了‘經營獨占權’。”
2006年4月,天津市民政局殯葬管理處以民營的天津二館殯葬服務公司業務不符合新修訂的天津市殯葬管理條例為由要求其立即停止營業。天津市遺體運送、冷藏業務全部收歸“殯儀館專營”。
癥結:“老子”壟斷“兒子”賺錢
按照天津市殯葬管理處下屬的3家殯儀館每年火化3萬具遺體,僅遺體運送環節一年就有約1800萬元進賬。
“‘肥水不流外人田’,正是這種極大的利潤讓殯葬管理部門想盡一切辦法保住這塊‘肥肉’。”天津張盈律師事務所律師楊國森認為,盡管我國近幾年對殯葬服務市場有所放開,但一些地方的殯葬管理部門既不愿放棄“裁判員”和“運動員”的雙重角色,又擔心民營殯葬服務企業搶走了自己的生意,所以不斷通過手中職權強化行業壟斷。
天津市社科院輿情所所長王來華教授說,當務之急是實行管辦分離,斷絕殯葬管理部門和殯儀館、墓地等經營單位之間的“父子關系”,發揮市場競爭的作用。否則,“死不起”的問題就會繼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