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寺廟對喇嘛的教育,主要體現在格西學位考試制度上。這種考試,極其繁復艱
“拉讓巴格西”學位考試分夏季(預考)和冬季(終考)兩次舉行。通過了預考的高僧,還要在來年的藏歷新年大昭寺祈愿大法會上,通過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三大寺”的多位高僧提出的佛學疑難問題的答辯,兩次考試全部通過才能最終取得學位。只有經過幾十年修行的極少數僧人才有可能獲得此學位。
學經過程是漫長的,一般早晨背誦,中午復習和朗讀,下午背誦或辯論早晨所學的內容。各寺的學經方式都是先讓學僧讀背經文,再進行講解。學習期間還要參加各種法會的立宗辯論,借此來提高佛學水平。
在這種形式稱為“辯經”的討論中,僧人們坐為提問者,站為答辯者,個個都顯得神采飛揚,他們或拍掌高呼或揮舞念珠,或喝彩譏諷、有意詰難,氣氛緊張,場面熱烈。
通過背經和辯經,能使學僧熟記更多的佛學知識,同時還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并使其佛學知識融匯貫通,記憶更為深刻。(《青藏鐵路旅游必備手冊》侯德強主編東方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