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僧侶”當起“義務消防員
在大殿內,身著僧衣,手拿念珠,表情肅穆,在木魚沉鐘下,,雙目微閉,雙手合十,誦讀著經文……這就是平常人眼中佛門內的生活。
時至今日,眾僧紛紛走出佛堂,主動融入平常人生活。除頌經外,他們還兼職了一份工作,那就是——義務防火消防員。
北普陀寺僧眾主動融入平常人生活
“寺廟里都有消防隊了?這事聽起來還真新鮮!”4月3日,每個到寺院上香還愿的香客們都親眼見證了這個事實。所有的僧人都待在寺院內誦經,下午,他們都來到旅游區內,戴上紅袖箍,兼職旅游區內的消防工作。
帶隊方丈是成興法師,他一臉嚴肅,帶領著寺院內眾僧嚴密巡視著,每名僧眾的胳膊上“義務消防員”的字樣都清晰可見,除了巡視外,他們還向旅游區內的游客和村民們宣傳消防安全知識。
“我們的宣傳行為是義務性的。佛家主張‘人間佛教’,希望僧人在不違反教義的情況下,融入平常人的生活!” 成興法師說,他們的“義務消防隊”是在2007年4月2日成立的,主要是負責寺院內的防火安全工作。由于寺院內的香客眾多,他們經常進行宣傳和告戒工作,為的就是防止香客在進香的過程中發生意外,這次在消防部門的幫助下成立義務消防隊,讓寺內的僧眾更加了解消防知識,學會怎樣應對火災。
善思、勤學、好動是年輕僧人的特點
善思、勤學、好動是年輕一代僧人的特點。在僧侶消防隊成立之初,消防部門已經對眾僧進行了嚴格的培訓,學習使用消防器材和學會如何撲救火災,還在消防官兵的指導下,進行現場實際滅火演練,提高了僧侶們遇到火災的緊急應對能力。
“現在僧侶真是多方面發展啊。”“僧侶自己學滅火,親自保護自家寺院,一有火勢僧侶們自己就可以滅了,迅速及時啊!”這支由僧侶組成的“義務消防隊”剛一成立,就立即引起了香客和旅游區的游客和村民的關注。游客們每每見到巡視的眾僧時,都要和僧人聊上一會兒,還有的香客甚至自覺加入到了巡視隊伍中來。
公園內的村民們聽說寺院成立了消防隊,都覺得這是件好事,他們認為消防隊會對公園內村莊的防火、滅火工作起到一定作用。
為撲救工作爭取了時間 減少損失
“佛法,讓僧人在生活中的一點點的去體會,寺院生活并非像外人想象的那種嚴肅、清苦、封閉。希望通過我們行動能讓園內的群眾加強火患的防范意識,更希望通過宣傳交流能讓外面的人了解我們生活。”一位僧眾說,現在僧人在每天的進修中,執著于一頁頁長條經卷中,體會著其中三味。但他們的思維一樣很敏捷,并且喜歡結交朋友,希望多接觸寺院以外的事物,用來充實自己。
長春公安消防支隊凈月大隊負責人說,他們在與長春市佛教協會溝通后,北普陀寺內順利設立義務消防隊,凈月大隊消防員也到寺院內對僧侶進行了消防知識學習。并且消防部門以后將定期對僧侶們進行消防知識培訓,這樣的話,就為消防部隊的撲救工作爭取了時間,減少損失,同時對公園內的防火安全也會有一定幫助。
據了解,長春凈月潭森林公園內有村莊10余個,每年發生的火災40多起,都相對較小,很多火災都可進行自救。北普陀寺義務消防隊的成立將為周邊村莊的防、滅火起到一定作用。
長春市佛教協會的有關負責人說,到目前為止,北普陀寺的義務消防隊是全省第一家佛教場所義務消防隊。佛教協會對這種形式表示贊賞,并希望可以得到推廣。
每個宗教協會和宗教場所都要設立義務消防隊
記者了解到,此舉是在長春公安消防支隊的倡導下實施的,針對長春市宗教場所較多、接納人員眾多、防火等級低的特點,各區消防部門將與各宗教協會和宗教場所協調,各自建立義務消防隊,把原來的防火責任小組變成可以進行自救的消防隊,提高消防安全防范意識,通過這些場所向更多群眾進行消防安全知識宣傳。
凈月北普陀寺成為我省首個擁有義務消防隊的宗教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