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因高麗寺,曾是杭州歷史上的著名寺廟,在中國佛教史上影響深遠,被譽為“華嚴第一道場”。高麗寺于后唐天成二年(927)由吳越王錢镠所建,名慧因禪院。它的建造比杭州凈慈寺早27年,比雷鋒塔院早48年,比六和塔早43年。
北宋時因高麗國王子、佑世僧統義天前來求法取經并捐資擴建寺宇、獻華嚴經秘籍以藏而更名為教院,俗稱“高麗寺”,被譽為“華嚴第一道場”。南宋及元代,慧因高麗寺作為御前功德院而累受封賜,香火興旺。元末明初,毀于戰火。明嘉靖、萬歷時興復,天啟時修寺志一部。清乾隆第二次南巡時,改額法云寺。太平軍兩占杭城時,復毀于戰火。至光緒初建筑基本無存。
慧因高麗寺也是西湖風景名勝區內的重要歷史文化景觀。西湖湖西綜合保護工程啟動后,慧因高麗寺列入西湖湖西綜合保護工程36處歷史文化景點之一,在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與努力下得以復建,工程于04年9月開始籌備并于今天正式向游客開放。
慧因高麗寺景點位于玉岑山、筲箕灣西北面,五老峰東南面,界于浙江省總工會療養院與六通賓館之間的空地。與俞曲園墓、陳夔龍墓、于謙祠等古跡相鄰。
復建的慧因高麗寺景點參照“古高麗寺圖”的規模和布局,項目占地面積約15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2500平方米。沿中軸線主要布置有照壁、天王殿、放生池、大雄寶殿、輪藏殿、華嚴經閣等建筑,中軸線右側布置了鐘樓、禪堂、佛教文化交流陳列室、廂房等建筑,中軸線左側布置了廂房、伽藍殿、香積櫥、齋堂、滌池、僧寮等。建筑沿地形順勢逐步抬升,依山勢而建,并種植大量大喬木,使建筑隱藏于山地樹林中,若隱若現。
慧因高麗寺的建筑風格以仿宋式建筑形式為主,其中的輪藏殿設置木作轉輪藏,以楠木精雕而成,高13.5米,四層五重檐,這不僅是慧因高麗寺中最獨特的殿宇,也是海內外最高的轉輪藏。
來源:浙江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