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旅游商業大潮
新快報訊 據法新社報道,當每天早上一輛又一輛的客車在少林寺前卸下一批又一批游客時,李耀金(音譯)便懷念二十年前的平靜日子,當時他剛到少林寺出家做和尚。
游客打擾寺院清靜
少林寺主殿大院里每天都擠進大量來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他們操著不同的語言,大聲談論著,似乎沒有想到寺院是一塊清凈之地。李耀金說:“現在來這里的人太多了,已經很難再找到一個可以靜坐冥思的地方了。”作為中國功夫誕生地而聞名的少林寺已經變成一部“賺錢機器”,以少林寺為題材的小說和電影已經數不勝數,這些小說和電影又把一批又一批游客吸引到這里來。
少林寺商業化
游客們來到這座位于河南省偏遠地區的寺院,就是為了看看那些像“時代文物”一樣的真和尚,可是他們看到的卻是當地人圍繞少林傳說而進行的工業規模的開發。在登封市通往少林寺的道路兩側,建起了83所武術學校,注冊的學生多達4萬人,而在少林寺外,附近數不清的出售紀念品的小商小販和小客車隨時準備迎接游客的到來。
和尚“投身”旅游業
少林寺職員李松江(音譯)表示:“我們非常擔心游客給這里帶來的不良影響,但是我們對改變目前這種狀況無能為力。
如果只考慮少林寺,我寧愿說一個游客我們都不歡迎。”大量涌入的游客讓少林寺的180個和尚很難堪,他們覺得在自己家里反而像陌生人,自己成了旅游業中身穿怪異服裝的工人。孫中飛10歲時被父母送進了少林寺,當時父母認為他會被訓練成一名和尚,但3年后他的多數時間卻用在了賣紀念品上。
孫中飛的工作是向游客出售標有少林寺字樣的T恤衫,每件售價60元。他忙里偷閑地說:“我爸媽對我說‘佛教讓人受益良多’,所以,他們希望我把一生都獻給佛教。”據李松江介紹,在發展旅游業方面,寺院是持配合態度的,從中得到的回報卻并不多。少林寺門票是40元,當地政府拿走30元。
來源:金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