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公務員考題突出“講道德”
嚴循東 2007年5月16日
2007年江蘇省公務員考試筆試13日上午8點開考,近9.2萬名考生奔赴13個省轄市85個考點的3534個考場,參加近4864個職位的角逐。據統計,今年考生人數較去年有小幅增長達3.4%,錄取比例約19:1。
今年考題沒有怪題、偏題
記者在南京林業大學考場采訪時均發現,不少考生都普遍反映今年的考題與往年相比,難度有所下降,但題量依舊很大,來不及做。
下午4點,《申論》考試甫一結束,省人事廳即召開了2007年江蘇省公務員錄用考試情況通報會,省人事廳人事考試中心主任潘繼虹第一時間點評了今年的筆試試卷。她介紹說,今年筆試試卷涉及到馬列、時政、經濟、城鄉生活、機關管理,甚至是股市行情等四十多個方面的內容。本次試卷扣住了2個最大的特點,一是將公務員道德素質的話題列入考題,二是加大了對公共權力的執行,即法律意識掌握情況的考核。省委黨校王慶五副校長也點評說,他翻看了幾遍考卷,今年的試卷沒有怪題、偏題,考試的內容緊貼實際,在日常的報紙上都能看得到。
公權服務能力要求提高
“19天來都沒看到天這么大了”,此前封閉在南京城外出題的潘主任介紹說,由于處于封閉狀態,命題專家已經耐住了19天的寂寞。潘主任說,用人單位對新補充公務員有了新的愿望和要求,即:對他們公權服務的要求有所提高,這就需要試卷重點考察他們的執行能力和道德素養。
南京師范大學社會科學處處長劉旺洪認為,筆試試卷90%的題目靠運用知識回答問題,且突出考察了考生從社會現象中“梳理”出決策依據的實際工作能力,需要考生有廣博的知識和一定的社會經驗。
演講稿測試道德傾向
《申論》歷來是公務員考試得分的“重頭戲”。筆試前,社會上的不少公務員培訓班曾“拉網”似的押了22道題目,隨后,又將“壓題”范圍縮小到了3道,但昨天的《申論》考題,讓不少參加輔導班的考生大呼“上當”。
記者了解到,下午的《申論》考試給了共9000余字、關于農村社會救助的12份材料。其題目的形式與往年相比有了一些變化,由2個題目變成了4個,第一個題目是以一個秘書的身份寫一份會議材料給與會領導討論,第二題是就如何處置城市中出現的“職業乞丐”提出建議。第三題是以與會代表的身份對社會救助提出不少于5個建議。第四題是就材料寫一份演講稿,要求感情充沛富有感染力。南師大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王躍教授分析說,今年《申論》的考題體現了測試公務員道德的傾向,也傳遞出今后公務員考試考察的一些重要信息,如公務員要關心人民群眾的疾苦程度,初任公務員要從小事做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