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est.scol.com.cn
美國高校近來興起一股“宗教熱”:宗教學課程越來越受到大學生青睞,校園里的教會活動日漸頻繁,“談經論道”已成為大學生的交流內容。高校“宗教熱”映射出當代美國大學生對世界以及人生問題的困惑與思考。
加利福尼亞大學一項調查顯示,受訪的11.2萬名新入校大一學生中,超過三分之二的學生說他們會去祈禱,而近80%的人信仰神。同時,將近一半的學生說,他們正在不斷尋求機會提升自己的宗教修養。
戈麥斯是一名傳教士,他在哈佛大學已待了37年。他說,以前信仰宗教的學生在校園里有時會受到同學嘲笑,甚至有可能被學校開除,因為信仰宗教被人看作是“不聰明”的表現。不過現在,情況已經完全不同。“校園內的宗教生活要比100年前活躍得多。”
“談經論道”如今已成了許多美國高校學生生活的一部分。許多學生每星期都會聚在一起,討論與宗教和信仰相關的問題,交流彼此的人生體驗和對世界的了解與看法。當代美國大學生對宗教的這份熱情,甚至令上一代人感到不解。一些專家認為,2001年“9·11”事件和之后的伊拉克戰爭是導致現在這批學生普遍對宗教產生興趣的原因之一,因為這些事件顯示了宗教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使得大學生們希望揭開宗教“神秘的面紗”。
另一種觀點卻是,大學生對當今的世界感到焦躁和不解。“當這些孩子進入大學校園后,突然間會遇到許多棘手的事情,很多他們沒有能力去解決,也無法進行判斷。這時候,宗教哲學中的生命痛楚的理解可以寬慰他們的心靈。”施蒂芬牧師說。
(據《新民晚報》耿學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