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7月03日07:5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這幾年,我參觀訪問過全國許多地方的文化機構,其中,有些是新修建的劇院、圖書館、博物館,其新穎的外形和完善的功能讓人贊嘆不已,令人流連忘返;當然,還有各級文化行政機構,以及一些文化企業。在參觀時,我總是在進門時抬頭仰望,離開時回首尋覓,看看這些文化的天空中,是否有一抹紅色在風中飄揚――我們共和國的國旗。
遺憾的是,在大部分地方,我都沒有看到我期待中的那抹紅色,那些光禿禿、孤零零地豎立在院落里的旗桿,在我眼前揮之不去。參觀的文化設施越重要、越現代,這種遺憾就越強烈、越沉重。
我也出訪過一些國家,那些隨處可見的國旗讓我時刻意識到自己所處的國度。政府部門、公共機構自不必說,就是企業,甚至公民個人,也往往以懸掛或使用國旗為榮。在我看過的不少美國電影里,星條旗會不止一次地出現。最近在我國上映的好萊塢大片《蜘蛛俠3》里,當蜘蛛俠與惡勢力最后決戰時,他在空中跳躍到一面巨大的美國國旗上,似乎獲得了一種力量,然后猛地跳出去,勇敢戰斗并取得勝利。這就是美國文化巧妙宣傳“美國精神”的一個體現。
我國的《國旗法》規定,公共活動場所,有條件的可以升掛國旗;舉行重大慶祝紀念活動、文化體育活動或大型展覽會,可以升掛國旗。許多文化機構懸掛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類的牌子,難道連升掛一面國旗的“條件”也沒有嗎?
在經濟全球化的猛烈沖擊下,沒有鮮明強烈的國家意識,我們是難以建設和強大我們的民族文化的。而公共文化機構在滿足公民的基本文化權益、實現文化傳承和發揮文化的社會影響力方面具有獨特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我認為,國家有關部門應當明確,公共文化機構,如影劇院、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站、文物單位,還有體育場館、科技館、青少年宮等,都應當升掛國旗,而且應當在對公眾開放的每一天都升掛;并提倡在電影電視作品、舞臺劇中,正確使用國旗或國旗形象。要讓莊嚴美麗的國旗,在祖國的每一個公共文化機構上空飄起來,在每一個公民的精神文化天空飄起來。
(作者為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副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