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帶領執政黨贏得土耳其大選,承諾繼續維護世俗制度 作為一名虔誠的穆斯林,他常和戴頭巾的妻子一起出現在公共場合 埃爾多安口才犀利,不過也有人批評他偶爾出言不遜 24日,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向總統塞澤爾提出辭呈,以便為再次組建新政府做準備。在22日落幕的議會選舉中,埃爾多安領導的正義與發展黨獲勝。身為虔誠穆斯林的埃爾多安在獲勝后保證,將繼續維護土耳其的世俗制度,但是,被譽為“穆斯林新面孔”的埃爾多安與世俗派精英階級的沖突仍然遠未結束,他依然需要小心地走平衡。 曾經的伊斯蘭強硬派 現年53歲的埃爾多安曾經是一名強硬的伊斯蘭主義者。 埃爾多安在大學時加入了內克梅亭·埃爾巴坎領導的伊斯蘭政治運動,埃爾巴坎后來成為了土耳其首位穆斯林總理。 1994年,埃爾多安參選伊斯坦布爾市長,他所提出的改善公共服務的措施贏得了普遍支持,促成了他的當選。在擔任伊斯坦布爾市長期間,當時政見還極端保守的埃爾多安曾下令禁止市內的咖啡館賣酒,并且還曾經敦促土耳其人在伊斯蘭教和世俗主義之間作出選擇。 就在這一時期,埃爾巴坎總理實施的政策引起了土耳其社會對世俗政治受到威脅的擔憂,1997年,在軍方的干涉下,埃爾巴坎被迫辭職。而埃爾多安也由于在1998年的一次公開集會上朗誦親原教旨主義的詩而被法庭以反世俗罪名定罪并判處4個月監禁和5年內不得從政。 務實的民主倡導者 此后幾年中,埃爾巴坎的福利黨及其追隨黨派都先后被禁。這促使埃爾多安重新思考他對宗教和國家的見解。在出獄后,埃爾多安拋棄了伊斯蘭政治化的道路,接受了土耳其傳統的親西方世俗主義立場,與此同時,他也繼續倡導更廣泛的宗教權利。2001年,埃爾多安組建了正義與發展黨并領導該黨在2002年11月的議會大選中獲勝。正義與發展黨領導的第58屆政府上臺后,推動議會修改憲法,推翻了限制埃爾多安從政的判決。2003年3月,埃爾多安出任總理。 與涉足政治之初的激進宗教青年相比,今天的埃爾多安已經轉變為保守的民主倡導者,并以務實的政策獲得了土耳其人的支持和信任。 上任5年來,埃爾多安政府努力推動經濟發展,被比喻為一場“無聲革命”。從2002年至今,土耳其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翻了一番多,從2500美元增長到5500美元。 外國直接投資也從10年前的8億美元激增至2007年的190億美元。埃爾多安政府計劃在2013年之前保持土耳其經濟以年均7.3%的速度增長,每年吸引200億美元外國直接投資,旅游收入將達到400億美元。英國《經濟學人》雜志評論說:“從貧瘠的庫爾德省份到伊斯坦布爾的嶄新社區,正發黨‘無聲革命’的成效隨處可見。” “融入歐洲”的真正實踐者 2005年,埃爾多安還率先開啟了土耳其為加入歐盟而進行的改革,以便為土耳其入盟的談判作鋪墊,這一改革的影響十分深遠,對埃爾多安還持有懷疑態度的人也逐漸承認了他的轉變。 盡管如此,強硬的世俗主義者仍然認為,埃爾多安只不過是想把過去土耳其經濟失敗引發的普遍沮喪情緒轉化為他的政治資本,從而暗中發展他自己的野心,并在某一天把土耳其變成一個伊朗式的伊斯蘭國家。 對此,埃爾多安只承認說,保守的社會觀已經是他觀念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他堅持認為自己從來無意引入伊斯蘭法,他只是希望土耳其能夠接受對其自身伊斯蘭身份的認同,“我們想要融入歐洲,但不是被吸收。” “伊斯蘭的新面孔” 西方媒體把埃爾多安稱為“伊斯蘭世界的新面孔”,他們認為,埃爾多安引起的變革在于,自從2002年他的溫和的伊斯蘭政黨以壓倒優勢上臺后,持懷疑態度的土耳其人就逐漸把伊斯蘭作為主流政治的因素之一來接受。 自土耳其共和國成立以來,伊斯蘭教就被嚴格地隔離在一切政治生活之外,而埃爾多安則鮮明地挑戰了土耳其世俗主義政治的幾條神圣守則,例如,以前在土耳其大中學校和政府機關里,穆斯林都被禁止戴頭巾,這種狀況在埃爾多安出任總理后有所改變。 而埃爾多安本人也是數十年來首位公開過齋月和去清真寺的領導人。他還反對把伊斯蘭教妖魔化,他說:“我不想在‘恐怖主義’前看到‘伊斯蘭’或者‘伊斯蘭分子’等字眼。”土耳其政治評論家埃丁·圖爾蓋說,埃爾多安是在用這些行動告訴土耳其人“做一個虔誠的穆斯林并不等于不愛國”。 此外,而埃爾多安進行的有關言論自由和警察機構的改革,也使得土耳其朝著歐盟更近了一步。他認為,土耳其發生的變化將會刺激其他地區更加落后國家的改革。在去年的一次采訪中,埃爾多安說:“伊斯蘭教和民主可以共存嗎?讓那些還在討論這個問題的中東國家來土耳其看看它是如何實際存在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