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舉一個例子,先從我們切身的關系來說,夫妻、父子、君臣,我們講這三綱的關系,過去說中國是個專制國家,很壞的文化糟糕透頂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在家里是大男子主義,把女的當成奴隸等等,片面的一種要求,這是錯的。按照《周易》的關系是一個相對性的關系,就是做君主的一定要有個人來忠心,臣子就可以對他忠心。父慈子孝,父親對孩子愛,兒子對父親愛。夫和妻順,丈夫很和氣,妻子就順他。這個理論就是相對性的,反過來說君不能是個暴君,如果是個暴君,臣可以不忠父如果不慈子就可以不孝。夫不和,妻就可以不順,這就是從陰陽哲學的原理來說就是不和了、不順了。陰和陽這兩個東西是互相的,你順了我,我順了你,必須是兩方面結成一個很融洽、很和諧的關系,才能使事物能夠可持續發展。如果你破壞了這個關系,就完了,糟糕了。假使說我們把家屬的關系,政治的關系都按照《周易》的原理來進行一種調整的話,一看多么好。君和臣不要認為君就是皇帝,臣就是大臣。
現在君臣關系就是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你們在座的很多都是經理、總裁、董事長。你們就是君,一個小小范圍的君,你們下面手下的職工就是臣。假使你做一個總裁。你對下面不慈,臣子就會炒你的魷魚,不是你炒他的魷魚。所你要使你手下人全心全意認同你董事長的領導,首先要建立一個仁,要關心職工,一心為他們著想,不要老是高高在上的樣子,這是《周易》原理很好的一個調節。
我們不說這個,講個簡單的家庭的關系,你打你的孩子,罵你的孩子,孩子就會反抗,是怪你還是怪他呢?首先怪你,因為你為父不慈,為母不慈,所以孩子就會對你不孝,每一個家庭,每一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你以為我家里你搞得好嗎?也還是經常吵架的,吵架的時候,我就說我就得讓你,我的夫人很厲害有時候就會罵我兩句,有時候懶,不做家務,還抽煙,聽了夫人的批評,我改,煙不抽了,做點家務事,實際上互相之間應該和,否則我們這個家就沒法可持續發展。
這個事情幾乎是我們普通的中國人每天每日都得做的一件事,《周易》里面說的很好,仇必和而解,家和萬事興,和為貴,這個“和”字很重要。和就是你要順著他,不是要他順著你,我要順著他就是尊重對方,我要他順著我,那就是我個人專制獨裁,每一個人內在的本性里面都有一個專制獨裁的劣根性。你別以為男的都不好,每一個男的都有一個專制獨裁的,這不行的,你要在家庭里面擺正你的地位,尊重你的夫人,尊重你的子女,要做你應該要做的事。這樣一來以對方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這個考慮的本質就不一樣了。反過來說,女的也很厲害,別以為男的有專制劣根性,女的也有。我看到臺灣有的女的打丈夫的嘴巴,打得很厲害,男的也怕老婆,打就打吧。王熙鳳也很厲害。別以為女的就是那么淑女的。
所以大家都根據這個價值觀念,價值比較來調整自己行為的時候,這就可以達到一種和諧?!吨芤住凡粏沃v人事方面,還講天道。
整個宇宙是不是這樣和諧呢?是的。不僅是人、人類社會、家庭、國家、社會是要和諧,天地、宇宙、自然也得是和諧的。天地是不是本性就是和諧的呢?不見得。比如說當晴他不晴,他雨他不雨,夏天熱的不得了,所以天地也必須有和諧的,天地不和諧你有什么辦法?忍受吧。
人類不和諧也什么辦法沒有?有。我們要主動的參與它,使它把不和諧變成和諧,由沖突變成了一致,這就是我們管理決策的問題。由此而來的大的哲學觀來考慮問題,這就變成了一個最好的吉兇禍福的轉化的契機。
所以學了《周易》以后,就好象會看病一樣,比如說我跑你家里看一看,我看看各種跡象一看,你這個家是個溫馨的家,跑到另一家一看,糟糕,這個家肯定有問題,為什么呢?那個男的不好嘛,這個是預測嗎?比如說俄羅斯那個普京為什么現在的車臣問題搞不好?因為車臣問題搞不好,恐怖分子就不好解決,手段太辣了,反恐有很多的問題。看一個企業管理,一個有經驗的跑到企業里一看,看各種跡象,員工心態,公司的規章制度如何,就可以判斷你這個企業是個良性的還是有著某種危機的。有些個領導者他有個先見之明,能夠預見能夠在危機的時候加以調整,馬上就轉化了。所以吉兇禍福完全是靠自己來轉換的,所以《周易》這個東西你說好不好呢?我覺得不錯,要把《周易》讀懂,這個原理你說是多么復雜?其實也很簡單,和每個人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不過是一陰一陽,一陰一陽謂之道,一定要仇必和而解,不要仇必仇到底,如果你是仇必仇到底,會越來越糟。
這一點我們經過文革的人就知道,文革為什么搞了十年?十年就是分為兩派,一派是保守派,一派是造反派,這兩派勢不兩立。有安徽的什么地方的,安徽的保守派他說他的領導省長省委書記很好,保護他,這就是保守派。造反派說不好,要打倒。一個叫“好派”,一個叫好個屁,叫“屁”派,這個笑話你們不知道,一個安徽的哪個地方,全省幾千萬人口分為一個好派一個屁派,這是一個天大的笑話,誰好誰壞呢?誰是好的派,誰是屁的派,那就要進行一個不可調和的斗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共戴天不能夠一分為三,只能夠一分為二,結果就鬧了十年。再偉大的人也制止不了,沒辦法,越斗越厲害。后來把“四人幫”粉碎了,文革才結束了,文革結束以后,那時候什么“好派”“屁派”都沒有了,都是中華民族的。我們現在在座的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公民中間也分陰也分陽,陰不見得就是壞,陰也不見得就是好,陰和陽是必然要分的。我們要圍繞一個共同的目標來進行操作,這樣我們社會的經濟才能夠比較。所有所有這些事情都是這么個簡單簡單又簡單的,《周易》就把這個原理歸結為一個通變之道,變化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一定要把這個變化搞通,不要使它不通,不通就會產生一種斗爭,所以《周易》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哲學詞,這些詞成了我們中國的格言。而且古代的時候也把它用在一個治國平天下的道理當中。
我再舉個例子,明朝有個宰相叫張居正,就相當于現在的國務院總理的職位,他面臨著嘉慶皇帝已經把國家拖上了多少年的浩劫,走向了一個滅亡的邊緣了,國困民窮。后來張居正因為一個偶然的原因做了宰相,做了宰相以后,面對這個困難實在太多了,日理萬機,這時候天天處在困境之中,他怎么辦呢?他每天那么忙,就拿著一本《周易》來研究。別人問他,你這么忙你還研究《周易》干什么呀?他說你不知道,《周易》告訴我怎么樣來脫困。一個人陷入困境了,困境必須要脫困,《周易》可以告訴你怎么樣脫困的辦法,這就是進行決策。所以我勸大家聽了我這個演講以后,每一個人去買本《周易》的書,天天看看,《周易》這個書好得很,不需要從頭看到尾,翻到那兒是那兒,不管翻到那兒對你都有啟發,用不著算卦,他會告訴你脫困之道,確實有這個大好處的。
還有一個比方,我們人生好象賭博一樣的,博弈,人生如戲場。我們在外面天天充滿著風險,特別是你們站在第一線的,每一天處在各種矛盾當中,好象賭博一樣的,就是博弈。好象下棋一樣的,下棋的時候高手低手的成敗就在這里,你是高手棋藝很精就可以下得很久,你是個低手就不行,別人看三步,你看一步也看不了,那就得輸?!吨芤住愤@個書是告訴你一個棋譜,把各式各樣可能的情況都寫上去,比方你下象棋,象棋碰到這么一個危機的情況之下,別人拿馬后炮來打你的時候,你怎么來對付他。這個棋譜就告訴你,這個辦法你能不能用得上,能不能用的好,這就得看你的智慧了。所以張居正做宰相為什么整天看《周易》,就是因為他把《周易》看作一個棋譜,從這里學到一種應變的方法,得到一個棋譜。一部《周易》有64卦,有384爻。64卦和384爻整個加起來就是宇宙、人生、社會包括家庭個人一個大系統,你得進行研究。研究它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你研究好了,研究透了,對陰陽之道有一個透徹的了解的時候你就會遇困自過。
我再舉個例子,鄧小平最愛的是什么東西?最愛打橋牌,經常叫人去打橋牌,他為什么打橋牌?練智力。作為那么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國家的安危系于一身,事情忙的不得了,他為什么練橋牌,他在橋牌當中練習智力。我們學習《周易》也是練那個橋牌,這是中國的橋牌比西方的橋牌好得多,不知道鄧小平懂不懂得《周易》,如果他懂的話,他一定可以從中學到更大的智慧的。
所以《周易》核心思想和價值的理念就是我剛才說的這么簡單,核心思想是什么?兩個字——陰陽。這個陰陽是不斷變化的,變來變去。所有的宇宙事物萬物各個方面都是由陰陽這兩個東西變化所造成的,所以這是個哲學觀,看什么事情都由陰陽來看,就是這么個事,兩個字——陰陽。
價值理想是什么東西呢?仇必和而解。是不是這個意思。這兩句話就解決問題了,所以故宮里面太和、中和、保合為什么中國一個這么大的國家,而且不是清朝才有的,從漢朝以來一直到現在都是這三個觀念,太和、中和、保合。“太和”是什么意思呢?是最高的和諧,包括宇宙、社會、人生、國家,最高的和諧。“中和”是什么意思呢?“中和”是第二階段的和諧,是近期目標。“保合”是什么意思呢?要我去保他,這個合不是自動到來的,要進行我的決策和管理使它和,他不和我會調節一下使他和,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這樣一些簡單的道理有時候皇帝做到了,那樣就是叫太平盛世。如果你做不到,那就成了一個亂世、末世。清朝時候幾百年,康熙年間不錯,雍正乾隆還可以,到了嘉慶以后一代不如一代,最后是清朝滅亡,完全沒有做到太和、中和、保合,是他們沒有做到,不是說太和、中和、保合不好。
漢朝和唐朝是盛世,中國漢朝的時候,西方只有羅馬帝國,和我們比一比,羅馬帝國沒有一個價值觀,把整個羅馬帝國領導起來,他是靠打出來的。漢人就是一個雜種,生活在一個土地之上,通婚也不在乎,為什么漢人這么聰明呢?雜種多聰明?。恳粋€單一的民族越來越笨,我們漢人就是這么聰明,家和萬事興,由此擴展出了《周易》的理想。
再說唐代的時候,西方的羅馬帝國崩潰了以后,西方分裂成幾十個小國家,中國長安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西方都是些農村,根本沒有城市的,靠的是什么?靠的也就是太和、中和、保合這些思想在這里起了作用。這么好,為什么唐朝后來又不行了呢?我們說唐明皇不行,大家都知道唐明皇是個偉大的皇帝,不是一個很壞的皇帝啊。唐明皇活到很大的歲數,他一生有兩個年代,叫開元、天寶。開元年間是唐明皇的前期,這時候他用了很多的賢臣來輔助他,唐朝那個時候是很偉大的。到了天寶年間,天寶年間是晚年了,皇帝晚年都很腐化墮落的,把他的兒媳婦來做他的妃子,引起了安史之亂。一下子唐朝就走了下坡路了,唐朝就是從天寶年間走了下坡路,同樣一個人,為什么他的前期不錯,到了后期、晚年就犯了那么大的錯誤呢?這只能從主觀上來看考慮,他不該那樣,如果好好地用《周易》的思想來調整自己,那么唐朝可以繼續輝煌下去。
所以一個人經常犯錯誤,誰都要犯錯誤,唐明皇犯錯誤,孔子犯不犯錯誤呢?你們知道孔子什么時候學《周易》?50歲開始學《周易》的,你們現在還年輕的很,不到50歲,可能學《周易》還學不好。孔子說50學《周易》,可以無大過矣。小錯誤還要經常犯的,孔子這個大圣人50歲學《周易》才開始,目的也很簡單,不想做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一個人,只想不犯大的錯誤而已,他就是這樣。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經常知道,我們雖然能夠避免犯大錯誤,小錯誤還是難以避免的,有一個字做不到——中,中字做不到,我們很難做一個中人?!吨芤住放袛嘁粋€事情好不好、對不對的標準就是時中時不中,這個時候是中,那個時候就不中了。
一個男的應該要有一點陽剛之氣,陽剛之氣應該是積極有為,奮發激進的,如果你當退不退還積極有為的話,就會犯錯誤,剛了也會反錯誤,柔犯不犯錯誤呢?柔也容易犯錯誤,我什么東西順了你,好不好?也容易犯錯誤。一個人的精神氣質應該是中,中就是柔中有剛,剛中有柔,剛而有柔,柔而有剛,有人一剛到底,錯了。該剛的時候,你太剛了就不行,柔的時候太柔了又不行,什么事情都要有一個恰到好處的配合。什么時候才能達到一個恰到好處的配合,這是很難說的。我的孩子經常逃學,去玩游戲機,叫他做作業也不做,這個時候應該怎么樣?狠狠的揍他一噸,還是懲罰他一頓,讓他記住。做母親的心疼孩子,別打了,別打了,不行的,那你就溺愛了。他就認為沒什么事,我下次還去,這個時候要剛一點才好,柔就不好了。打了以后,孩子很受委屈,這個父親說不讓他吃飯,繼續剛到底,這個就不行,應該對孩子說一些好話,孩子馬上心情平衡了,這個事情就做的很好。但是這個事情很難做到恰到好處。但是標準只有一個就是——中。為什么說中和呢?就是這么個意思。
今天上午王博講道家,道家是陰柔之美,柔性的,是月亮,儒家是陽剛之美,是太陽,這兩個方面,單方面來說都不美,按照我的觀點來看,為什么都不美,老是太陽曬,曬得受不了,老是月亮沒有太陽曬一曬也不行,應該是儒道互補。儒是個一,道是個二,儒道加起來就是三,三就是中。什么事情都講個中庸之道,這就是儒家的思想,儒家的思想就是《周易》原理很好的論證。從這個方面來想一想我們為人處世,處理各個問題,我們的觀點看是不是用這個東西來好好的想一想。
簡單地說,第一個問題來講《周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儒釋道是他的小弟弟,徒子徒孫,沒法和他相比,那是中國文化價值理想的集中體現,這在全世界是僅有的。這是由于中國文化多災多難,人們把它看成是卜筮之書,這也是它的好事,也是它的壞事,一直到現在重新煥發了他的生命力。我們今天來進行一個研究,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講它的核心價值和他的核心思想、價值理念。很簡單說來說去核心思想是個陰陽,價值理想就是仇必和而解。接下來我們休息一會。
王守常:下一階段的課我們就開始了,余老師的課預計16:30分講完,我們會安排20分鐘的時間讓大家提問。
余敦康:我今天講的《周易》著重是講它的簡易,它很簡單,不要把《周易》看得很神秘,看得很簡單。我們每天每日每時都在做的,這種思維模式,和價值理想實際上就是我們每個人自己所有的,我今天只不過把它稍微點出來而已。讀《周易》的時候,很多人認為太難了,沒法懂,怎么個讀法,我這一次是講《周易》怎么個讀法。我告訴你們最簡單的一個辦法,我相信你們只要把《周易》這個書一打開,從今天開始就可以讀進去,越來越能夠進入到門檻當中,《周易》怎么個讀法?這個讀法很簡單,我告訴你們一個字——“玩”。“玩”《周易》。
《周易》不是讀的,是玩的,好象我們玩麻將,玩撲克牌,玩球,玩一玩的,不要認真的讀,通過這個玩才能夠讀的好。如果要像讀一般的哲學書,深奧的書,那樣子從頭到尾,你越讀越糊涂,如果是采取玩的辦法是越讀越有體會。這個“玩”這個詞不是我發明的,是《周易》早就告訴我們的,他說君子,君子就是指我們這些人,君子觀其象而玩其行,要玩其象,《周易》是象,要觀察玩這個象,觀察這個象,再看這個詞是什么。
假如有事了,碰到問題要解決,怎么辦?那是到了實用階段,算一卦他就告訴你,這個事情告訴我的這個辦法,正是像我下棋下不贏的時候,玩的棋譜的時候馬上得到的啟發。
古時候有人專門寫了一個書叫《周易玩集》,是玩出來了,一輩子都是玩《周易》,越玩越有興趣。好象鄧小平一輩子都玩橋牌,老了的時候,手都拿不起牌了,叫他的女兒鄧楠幫他拿,因為他從這里面可以得到智慧的升華,你每天玩,玩得你們像鄧小平活到90多歲的時候,你們就不得了了,你們是高手。
怎么個玩法,從哪里進去玩?《周易》也告訴我們,這也不是我的話,我是從《周易》里面體會出來的,開始的時候讀乾坤兩卦,你只要把乾坤兩卦讀懂了,下面六十二個卦迎刃而解,都是一個道理。為什么先讀乾坤兩卦呢,乾坤兩卦是《周易》的大門,通過乾坤兩卦就可以進入《周易》的哲學殿堂。很簡單,《周易》的核心思想就是一個陰,一個陽,乾卦是什么卦你們知道嗎,純陽之卦,都是講陽的。坤卦是純陰之卦,都是講陰的。它是通過乾坤兩卦把全陽全陰的道理告訴你之后,下面的六十二個卦都是以此類推,不過變化多端,更加復雜。無論你怎么個復雜,怎么個變化,變中自有不變,不變的東西就是乾坤兩卦。
你比如陰陽這個東西,我告訴你們,它是個功能性的概念,不是一個實體的概念。這個杯子就是實體,可是從陰陽角度來看,這個杯子本身就是有陰有陽,功能性的東西,比如你們看太極圖,這個太極圖是一個太極,一個陰陽魚,白的是陽,黑的是陰,一個陰陽組成一個太極。特別重要的在哪一點呢?白的魚是一個陽,可是它有一個黑眼睛,一個黑點,那就是說明陽中有陰,那個黑的是陰,但是中間又有一個白點,那個白點就是陽,所以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陰陽變化,變化萬千。從男的角度來說,男的是陽,可是里面有很多的陰,女的雖然是陰,但是中間又有很多陽。這個東西就帶來了靈活的運用,不斷地我們要分陰分陽,分了陰陽以后再看陰陽怎么樣才能達到和諧與美滿,這才是我們要得到的結論。整個的宇宙,整個的自然,整個的社會、人生、個人都是這么個原理所支配,這就是乾坤兩卦所告訴我的。
比方說乾是天,天就是一個天道,天道是一個什么樣的精神特質呢?一句話,天是天象,整個天道,我們看天道從天道里面體會它的精神氣質,就是今天王博講的精神氣質就是自強不息,天道是不是自強不息的?確實是的。整個的天道的精神就是自強不息的,自強不息表示“元”、“亨”、“利”、“貞”,乾坤就是這四個字。什么叫“元”?什么叫“亨”?什么叫“利”?什么叫“貞”?說起難懂的很,實際上很簡單,元、亨、立、貞就是春、夏、秋、冬這么去理解,那就好理解,“元”就是春天,“亨”就是夏天,“利”就是秋天,“貞”就是冬天,天道四時循環,由春天到夏天一直到冬天,到了冬天宇宙是不是到了末日了呢?不對,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所以馬上元亨立貞以后又不斷循環,自強不息。整個的宇宙,多少年,永遠是在不斷地變化,自強不息,這個精神非常的重要,這就是陽剛的精神??墒枪庥嘘杽偟木癫恍?,還得有一個地道的精神,地道的精神是什么東西呢?那是和陽剛的思想完全不一樣的,叫“厚德載物”,很寬厚能夠忍受萬物。比如深圳每天不知道產生多少個垃圾,這個垃圾把它運到一個垃圾場里面去,大地先生能把它消化掉,不怕。有垃圾我也能消化,這是一個很偉大的精神,這是坤道的精神。整個的宇宙就是一乾一坤,一個陽剛一個陰柔,沒有這兩個東西的配合就不行的。
你說這么難懂啊,談什么宇宙。實際上我告訴你,《周易》的哲學都是從常識開始的,不是從高深的概念開始的。我們就說男女,每個人都知道男女會生孩子的,但是男女結婚的時候,一個女的如果沒有男的,她就沒法懷孕的,沒法懷孕的一個處女怎么樣才能生孩子?人工地來生嗎?我搞不清,但是沒有女的十月懷胎,那個孩子能夠生得出來嗎?沒法生的。所以整個一個宇宙它就是兩個方面的功能的配合,男的起到主導的作用,必須射精,女的能夠讓那個精在體內結成一個胎,這就是一個生,一個成,生和成不一樣,有生必有成,有成必有生,有男必定有關女,有女必有男,這是從常識的角度來看的。
天和地也是如此,所有的東西都是如此,一個管生,一個管成,這就構成了宇宙的大生命。前天在北京的時候,偶然看到濮存昕在《清涼寺的鐘聲》里演的他看到一個高僧,他跟高僧說,你們日本人讀懂《周易》了嗎?《周易》的精神是什么?說整個天地的大德就是生命的意思,生生不已,就是叫做“易”。既然如此天地又好生之德,愛護生命不要你帶中國來殘殺無辜的兒童,把日本人說的簡直是無地自容。濮存昕演得真好,真的像一個得道的高僧。
中國的哲學叫生命哲學,西方的哲學自然關系是什么關系呢?是機械關系,機械好象鐘表一樣,人工制造出來的,是不帶生命的,而中國是講究生命的。生命就是由陰陽兩大勢力共同構成的,功能不一樣。陽的功能是具有一種創始的作用,好象男女受精生的孩子一樣,沒有男的和女的交流就根本不可能懷孕生子。但是女方十月懷胎的痛苦是男的所沒有的,女方起的作用非常之大。所以不要以為中國重男輕女,不是的,《周易》里面男女是平等的,正因為這個平等的思想。這里有一個詞叫做乾坤并建,世界上所有的事,不能只有陰而沒有陽,也不能只有陽而沒有陰。所以強調男的作用,強調一個陽剛的作用,不行的,一定要女的來積極地配合。專門強調女性的作用,變成一個女人國,好象《西游記》似的,沒有人生孩子,搞了一個唐僧過來,好得不得了,這是一個乾坤并建的意思。
所以熊十力說中國的哲學是一元論還是二元論?如果二元是兩個元,乾元、坤元。一元論是一個元,西方只有一個元。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是精神和物質所造出來的。中國在《周易》的乾坤兩卦里面都說到兩個元,大哉乾元,偉大的不得了的乾,至哉坤元,至是偉大的意思,兩個元合在一起就是成了第三者了。這個道理太大了?,F在我們不說這些,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結合大家每天每日所從事的企業管理來說。企業管理你們看看,在你的企業當中,有大有小,不管多大,不管多小,事事都得分陰陽。誰是陽,誰是陰,這就是可以分的,很簡單,你們這個總裁不管男的女的,都是陽。有女董事長,有女的總裁,你們在這企業里面老板是個女的,你的工人也是女的,下面的職工都是陰。哪一個領導者,你作為一個陽,在這個企業當中起到一個創始的作用,稱為大哉乾元。
你在這里所體現的精神的氣質是自強不息,陽剛的精神,哪怕一個女的當總裁的時候,你沒有一個陽剛的精神,你沒法把這個企業玩得轉。說我這個老頭子是個男的,但是我又是個陰,我作為一個陰來說必須配合領導,積極地完成我這個企業的目標,進行一種配合。我不能在這個企業里面代替我的領導發號施令,這就是篡位了。如果一個企業沒有一個拿主意的人,失去了方向也不行。一個企業就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一個生一個成,一個領導一個配合,一個主角一個配角,互相之間進行有效的調節的過程,這個道理講的很透。
我們現在不說坤道。我們再說一個,自強不息是乾卦的陽剛精神,厚德載物,這樣一種精神是坤法所代表的,中華民族的精神是什么呢?是不是就是自強不息呢?不對。必須是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二者的結合,所以清華大學,不知道在座的有沒有清華大學的學生,就是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兩句話作為清華大學的校訓。凡是清華的學生都必須具備這兩種精神,既有自強不息,又有厚德載物,二者必須達到一種結合的狀態。
胡錦濤還是副總書記的時候,陪著布什到清華的學堂做演講,就是講單邊主義,他就是說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布什是講反恐,他所發揮的精神是自強不息的精神。所以美國的精神用我們中國人來看,單方面來看美國人確實自強不息,他們的力量很強,成了現在世界上的一個超霸。
我們和美國的標準是一樣的,后來在北大,我的老師張愛玲先生就寫了一篇文章,張愛玲先生寫的文章是在80年代以后,她說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我們中華民族永遠是兩方面結合的,所以因此我們要把這兩個精神體現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F在我專門講了, 作為一個領導發揚自強不息的精神如何和厚德載物的精神相結合,不結合就要犯錯誤。
我們看乾卦,乾卦為什么好呢?大的道理之后還有一個小道理,前半部是一個純陰之卦,整個的乾卦就是像一條龍。這個龍有一個發展過程,開始這個龍還是在水里叫潛龍,你是一條龍嗎?是的,只是你這條龍還是潛在水里面。到了第二階段的時候,這個水露出水面,到了地面上來了,這個時候就顯現出來了,然后龍往天上飛,要飛還沒有上天的時候。再就是見龍在田,到了九三,九四,那叫上不在天,下不在地,離了地還沒有飛到天上去,又掉在了半空中,這個時候雖然你是一條龍,你隨時有摔跤的危險。一直飛到九五的時候,你是飛龍在天。也許說你當了皇帝了,也許說你當了一個總裁,一個董事長了,飛龍在天了,這都是發揚自強不息的精神。盡管你是一條龍,盡管你有自強不息的精神,你在潛龍的時候應該怎么做?見龍在田的時候你怎么做?你在九三九四的時候應該怎么做?一直到最后應該怎么做?如果你犯錯誤你就不能龍了,就變成了蟲,所以這個龍可以變成蟲,蟲也可以變成龍的,事在人為。一旦飛龍在天的理想實現了以后,你怎么辦呢?危險,很重要的危險。這叫亢龍有悔。那個時候你驕傲了,得意忘形了,一下子覺得我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了,你失去了厚德載物的精神,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你就不會居安思危,這個龍就會變成一條蟲了,傾家蕩產,身首異處你就完蛋了。我們說唐明皇也是完蛋了,他飛龍在天了,天寶年間完了,一個皇帝就完了,每一個人到了飛龍在天的時候,最容易犯錯誤,這就是亢龍有悔。
所以讀乾卦,我剛剛說的一大串道理,只供參考,不太重要,關鍵是我們能夠把這個乾卦一步一步地由初九到上九這個一個循序的過程,結合我們自身的體會、心得和經歷來看,你們是不是做到了。那豈不是每一句話都是針對我們自己說的。
我叫你們玩《周易》,就是說把你自己親身的經歷和《周易》所講的道理相互結合起來。我們可以這樣說,由于中國是龍的傳人,在座的每一個人不管年老年輕不管是男是女,全是龍。《周易》說了,那一共六條龍,六條龍實際上也是一條龍,你在不同的情況之下,你該怎么做,很重要。
我們先說第一個——潛龍。你盡管是一條龍,可是你現在是潛龍,不要急于表現自己,為什么不要急于表現自己呢?我們想想你們在創業的時候,你們是不是從一開始大學畢業開始工作的時候就是現在這個樣子。你們開始的時候是不是一個潛龍,我當時大學畢業后開始工作,我也想把自己當成一條龍。結果我犯了錯誤了,因為什么呢?一覺得大學畢業以后,覺得奮發有為,想作出一番事業出來,結果到處碰壁。有一個小青年告訴我,他是清華畢業的,學計算機的,已經是高材生了,在一個上地房地產公司,分到那兒去了以后,領導叫他搞收發文件,從最底層做起,心里極不平衡,不想干,鬧思想情緒,這學不致用啊。我當時在北京大學畢業我也算一個門門考五分的學生,結果因為我成分不好,把我分到一個中學里面教書。我本來是懷著遠大的理想想搞學問的,當教授的,結果讓我到一年紀教學生,《周易》告訴你,這不對的,不要抱怨,這個時候正是確立你自己,磨煉你的意志的大好時機。這個思想是很對的,孟子不是說了嗎,天將降大人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我現在看到一個人好的話,我一定把他放到基層里面去鍛煉鍛煉,看他是龍還是蟲,這也是一個考驗。所以我是潛龍的時候,我覺得一定要樹立一個人格,別人反對你也沒有什么不高興的,我確立自己的人格,磨煉自己的意志就行了,這很重要。一個人是不是一個龍,能不能夠有一個自強不息的精神,就是你在這個最困難的時期一個潛龍時期能夠讓自己樹立一個不可動搖的意志。只要你有這個人格,你必然有出頭之日。
所以到了九二那個階段,你們還不太清楚叫見龍在田。為什么見龍在田呢,有一個領導,一個白鷺看上你了,好機會,好人才,看見你了,當年鄧小平他在湖北實驗去視察,看中了厲有為,如果不是鄧小平看上去他還上不去呢?這個東西有的時候潛龍自己各方面表現的好,一定有這個機遇,假設你連這一點都沒有,就沒有人要你,那你就不是龍了,在這個時候,你怎么,這個時候《周易》就說你有君德而無君位,你有為君之德,可以把你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企業家,但是你還沒有這個位子。這個時候你要敬德修煉,好好的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和業務修養,你們是不是經歷過這樣的階段,經歷這個階段。這只是一個低層的干部。
然后再進一步提到一個中層的干部就是九三、九四。這個時候最難,就是左右難做人,對上頭來說是中層干部,你有領導,你是個被領導者。下面的還有你那些職工,對于職工來說你又是個領導者,你剛剛從下面的職工里面提拔上來,提拔成中層干部,別人還不太尊敬你。完成上級的任務有時候完成不好的,經常受到責怪,這就叫上不在天,下不在田,左右為難,搞得不好就下去了,好就上來了。這個時候我告訴你你要終日虔誠,忌怒。晚上早晚的時候睡覺都睡不著,要警惕自己。簡單一句話,警惕自己的過程當中,不要患得患失,那是用不著的。你有一個人格,立個自信,下就下,上就上,我根本不在乎這些事,我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敬德修業。而且對于整個企業的遠程目標進行一種戰略思考,這是《周易》說的話。對領導一些不正當的決策,我給他提出合理的建議。但是你有了功勞以后,千萬不要說這是我的功勞,要謙虛一點,把所有的功勞歸于領導。這個時候多么難啊,你們都當過中層的干部,中層的干部這么難。但是卻是一個最好的磨煉自己的大好時機,千萬別錯過。特別是不要失去你自己的樹立一個自尊自信自強的人格理想。
到了一定的時候,時來運轉了,飛龍在天了。這也許是偶然的,實際上是必然的,每一個人都有出頭之日,現在我們領導多的是。過去只有皇帝才是飛龍在天,現在我可以說人人都可以飛龍在天,怎么樣才有可能是飛龍在天?這個是有職、有權,還有責。你對飛龍在天要有一個客觀、清晰的理解,有的人認為我飛龍在天我靠的是我自己的本事,錯了。你之所以飛龍在天,關鍵是得到了下層群眾的擁護,他講了,“云從龍,風從虎”。有了龍就有云來圍,必須有。有了這個老虎,你一叫,山風就來了。這是一種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關系。領導的威信在于群眾對你的威信,這一點很重要,千萬別忘了這一點。既然是這樣的話,你就是上下同心,整個組成一個真正的團隊,帶領你手下的職工向著你預定的目標前進。飛龍在天不要以為九五至尊,而失去德,有了這個君德,必然有這個君位。正好這個君德和君位那個時候在你的身上體現出來以后就會大有作為。
但是這個時候特別重要的一個,亢龍有悔。這個時候很容易得意忘形。一得意忘形了就不知道自己是老幾了,就脫離群眾了,就高高在上了,坐在辦公室里面發號施令,別人跟你一見面還得鞠個躬,領導領導,完了,這是你的破落,敗落、摔跤的開始,要居安而思危。企業家里面做成功的企業家失敗,你們知道的比我更多。還有道德修養不夠,這個時候容易犯錯,一上去就完了。這是自身的一種錯誤的思想,政治方面就更多。所以胡錦濤說要記住兩個務必,就是要戒驕戒躁,保持你自己清明的形象。哪怕做了總理還得下到井下去,一起吃頓餃子,這個很好。當了領導,千萬不要以領導自居,如果你那樣的話,覺得自己了不起,就是你失敗的開始。亢龍有悔,這才是一條龍。而且這個龍有亢龍的時候。這個以自強不息的精神貫穿其中,就是你人格的成長史。
我曾經跟別人講,用一個不好的詞,這是一個負面的詞語,我把它用正面來用,就是“蒸籠”式的上升。我曾經和很多的企業家聊天,他們敞露胸懷,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都有一部辛酸史。特別是在中國這個土地上改革開放轉型了,矛盾重重。而居然你們脫穎而出能夠坐在這里,為了事業更進一步的成長,反思反思,你們是不是有潛龍的時候,是不是有了不公正待遇的時候,別人不把你當龍看,而把你當蟲看,盡管我是一條龍。你們有這個勇氣嗎,很多年了,別人都把我當蟲,我就不信,我是一條蟲嗎?結果我就活到現在,要做一個死不悔改的樂天派,這才是自強不息。
但是偶然有點兒得意,提拔起來了,見龍在田了,那個時候一個小小的成績你也不管了,我們的目的在什么呢?要飛龍在天,這才是我為了要飛龍在天,我取得領導的職務不是為了求名求利,而是要完成一種事業,整個的事業。我做成這個社會,回報這個社會,我是作為一個中華民族文化的載體,一個真正的人文傳統。但是你別驕傲,驕傲以后又危險了。你讀下來這個《周易》多好啊,讀周易也就是讀前面的這些問題。所以結合個人來體會,它不是抽象的,談宇宙、談自然,經常和每一個人的經驗緊密的連接起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看,歷史上很多成功的人都是對比,都可以把他的經驗吸收進來。
比如諸葛亮,諸葛亮當他沒有出山的時候是“臥龍”,“臥龍”就是潛龍,臥龍是不是急于求成呢?我是一條龍,搞一個公關,宣揚自己。沒有,他在臥龍岡里面還是自己種田。種了田以后他還貼一個對聯,淡泊以名志,寧靜以致遠。你們都知道吧,心里很淡,淡泊,不求名不求利,我就是這么一個淡泊,寧靜以致遠。但是他經常找一些朋友來聊天下大事,談笑有鴻儒。諸葛亮宣揚什么的思想,這就是諸葛亮,我們比不上諸葛亮,隆中對,天下三分,把當時天下的形勢早就看出來了。劉備出來的時候,一定是劉備和東吳對抗曹操,這是一個不可改變的戰略思考,在那個時候就形成了。
后來劉備三顧茅廬來找他,好象劉備是一個了不起的能人來找他,他不。一顧還不出,三顧以后還考他的成績才出來,像我們現在自己找上門來,別人還不要呢。諸葛亮哪怕是一個貧窮的龍,去了三次。三次以后,劉備就如魚得水,劉備就好象一條魚,諸葛亮就好比是水,這個時候劉關張服不服啊,特別是張飛,他特別不服。那個時候諸葛亮還是一個中層干部,上不在天,下不在田。當時曹操派夏侯淵過來打探,這個時候劉備就把軍隊交給諸葛亮來指揮。軍事做指揮馬都不會騎,還得坐車,所以張飛丟瞧不起他,什么玩意兒,還來指揮我。劉備就說,張飛聽諸葛亮的調遣,張飛就反抗,你怎么不叫誰去,叫誰去打吧。劉備說,聽我的,你要服從諸葛亮,結果服從了諸葛亮,這個仗打勝了,諸葛亮的威信就樹立起來了。
之后因為劉備沒有聽諸葛亮的話,兵敗白帝城,這之后劉備就怕諸葛亮要篡他的位子,劉備說我這個兒子阿斗不爭氣,你以后可以扶持他,不扶持他你就自己代替。諸葛亮后來在《出師表》中說,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所以劉備死了以后,諸葛亮就是飛龍在天。
我們現在當個副總裁不要老想著那個總裁的位置,諸葛亮不會亢龍有悔成了我們的典范。這個東西你們都可以去體會,可是《周易》把這所有的東西都集中在一起來講,哪怕是文言,抄出來我認為每一句話都是格言,可以指導你一輩子,而不是指導你一時的這個東西。我們的生命的我們的目標就有一個方向。向哪一個方向轉呢?飛龍在天。所以我希望大家學了《周易》之后,每一個人都飛龍在天。
但是事情還不是那么簡單,還很復雜,有各種情況發生,有順利的,有不順利的,所以《周易》的六十四卦,基本上分為兩大類恩。一個是順利的環境,一個是不順利的環境。六十四卦這個順利的環境占一半,不順利的環境占一半?!吨芤住肪透嬖V你,凡是一個很好的卦,你碰到一個大好形勢的一個卦,你取在那個時候他就會告訴你敲門的鞭子,這就是吉卦行事,這樣子免得多犯錯誤。不要說乾卦,他偏要說一個亢龍有悔。這就是進行一個很好的指導,我講了我也不會得好出,但是我幫助貪污派我自己也沒有什么好處。
還有兇卦,不好,還有批卦,這是不好的,就要鼓勵你有信心,要脫困,只要你挺立起來,這個情況是可以轉化的。在什么情況之下是吉卦,什么情況之下又是兇卦呢,可以這么說,凡是吉卦,好的卦都是陰和陽結成一個互補的關系,這叫雙向互動。雙邊不是單邊主義,必然是這個情況,不是這個情況這個卦相就不好,不好的卦。困境、逆境兇的時候是什么情況呢?兩種。一個是陰盛陽衰,一個是陽亢而陰衰,陰陽之間沒有結成一個很好的關系,互相之間發生了沖突和斗爭。既然發生了沖突和斗爭,那就是我上面所說的,“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一個企業的領導和被領導,上級領導和中層干部,大家之間有仇了,那就根本搞不好事情了。
怎么會造成這樣的呢?一個領導專橫跋扈,剛愎自用,聽不得別人的意見,這樣就不行,還有就是上面的領導沒有主見,拿不出辦法了,小人就上升了,就挑撥離間,搞的毫無主意。一個企業有了這么個領導你一個是亡國的企業家,在這個情況下不是不能改變的。事物都是可以轉化的,沒有必要之威,《周易》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命運是自己掌握的。凡是吉,一定是你看問題看的正確,能夠促成這個事物向好的一個方面轉化,這個事物怎么轉化,該剛就剛,該柔就柔,該進就進,該退就退。當你的事情做不好,把這個事情做糟了,責任在誰呢?不是你的命不好,不是你的命中注定的,就是你自己糊涂,處事不當,把一個明明能夠好的事,搞壞了,你得吸取教訓?!吨芤住防锩婧芏?,既有成功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正是這些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才對我們產生一種智慧的啟發。我們從成功的經驗里面好好學習,從失敗的教訓里面知所警惕,孔子說50歲學《周易》可以不犯大錯誤。一個人不到50歲,他受的挫折不多,體會不深,人生的經驗還比較幼稚。經過了很多的生活艱難曲折以后才知道生活是這么的艱難?,F在就是一是坤卦,是一個純陰的卦,當配角。
一個人可以同時是主角又是配角,看什么情況說什么話。比如說我,我是父親,能不能算?對我的兒子來說我是父親,我還有我的父親,我有父親那我算什么呢?那我不是兒子了嗎。你說我是父親還是兒子?兩方面都是。所以這個人對你這個社會上的地位,你既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既可以是陰也可以是陽,當自強不息的時候你就要自強不息,當厚德載物的時候你就要厚德載物。我相信大家都是聰明人,聰明人不要說死了,我說你就是厚德載物,你永遠當配角,那我不是一句話說死了嗎?你應該憑著你的感覺走,你有智慧到時候你自有辦法。《周易》就是這么靈活,一下子把所有的事情用陰陽變化來解決,了不起、大智慧??梢云教斓兀惝攤€企業家可以,你甚至還可以當個國家主席,當總統,你們想想,飛龍在天,在這個時候我只希望你們在飛龍在天的時候,不要把我當作蟲,來壓迫我,仇視我,對知識分子要善待一點。好不好呢?
所以最后一句話,把《周易》用在我們的決策、管理當中,實行我們人格的培養真是一個寶。之所以沒有把事情做好,是因為你違反了這個原則,就是把乾坤二卦讀通以后,下面的東西慢慢讀,下面大家有問題可以提。
王守常:謝謝余老師的精彩演講。我想等大家讀了《周易》以后,余先生在以另外一種方式來做演講。還有10分鐘的時間,大家有什么問題可以提。
提問:您好,余老!您是研究《周易》方面的專家,我想請問一下《周易》的卦術真的很準嗎,如果很準的話,能否預測一下中國什么時候統一臺灣。
余敦康:《周易》作為一個哲學的卜筮,不是一個具體的卜筮,這是性質的不同。它只能做一個大致趨勢的估計,不是說一個具體的時間就能把臺灣統一回來。我也不是神,沒有上帝,沒有神,所有的事情事在人為,事情的發展受兩個規律的支配,一個是自然的法則,一種是社會的法則。每一個人做什么事,你如果不遵守這兩個法則就必然受它的懲罰。普京他想把車臣一下子憑強硬的手段拿下來,到現在七八年了,越陷越深,因為根本違反了這兩個法則。自然的法則他違反了,社會的法則他更是違反了。布什去年打伊拉克,從5月份到現在結果死的人比打死的還多,越陷越深,他也是違反了一個自然法則和社會法則,結果他怎么樣解決,他現在不斷地掩飾,也是為了大選,他說反恐的戰爭很難得說取得勝利的,這個話一說出來以后,美國的公民大嘩,說既然不能取得勝利為什么又打呢?中國對臺灣的問題,胡錦濤、溫家寶、江澤民他們沒有拿出一個肯定的辦法來,定下一個日程表,我這兒算卦,就能算出來了,那這個算什么???但是大致我有信心,我有總的看法,我這個看法是歷史的規律。但是這個不是說說的,臺灣必然要統一,這個信心是不能動搖的。陳水扁那一套臺獨的勢力絕對不能得寵,我們不能像普京、布什那樣來做,這個問題太多了。我如果算一卦就知道什么時候統一,那我成什么了?連孔子學《周易》都是說目的是不要犯大錯誤。你想練一個神通,是沒有的。
提問:諸葛亮那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那樣不就是累死了嘛?和他本身的價值不成正比嗎,他沒有獲得更大的成功,就不應該這樣累死。
余敦康: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是他道德的追求,要鞠躬盡瘁以盡心盡力一直到死。這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想一想,諸葛亮是講他一個人生的理想的追求,他的人生,他一輩子活的意義何在的問題。他的意義就是能夠穩定當時的政局,能夠使劉備光復漢室,這在我們現在看起來好象用不著了,但是他理想的追求、人生的意義就在于此,為此而奮斗終生,這完全是儒家的思想。死了以后那不是累死了嗎?累死和害病死是不一樣的,害病死就死了,累死了是為了一個目標而死的,我們每一個人你是要累死還是要害病而死,我覺得累死還好一點,累死了還完成一個事業,這一點挺好的。
但是話又說回來,累死的過程當中還要瀟灑,還要從容,好象佛教徒似的,含笑而死。有點道家的情懷,這就是四大皆空。我們每一個人現在看一看,作為一個企業家在生活當中你們究竟追求的是什么?是財富?是名位,是社會的地位?是光宗耀祖?是為社會人類鞠躬盡瘁而死?這是幾種不同的追求,財富是什么呢?掙幾十萬,掙一億,掙幾十億,掙的像比爾蓋茨似的。我看到比爾到了非洲去訪問了以后,心情震撼的不得了,看到肯尼亞艾滋病的兒童死的很多,他覺得我有這么多的錢,我能夠為他們做一些幫助呢?這些人用社會的錢回報社會,對社會、對非洲,對全社會有個幫助,他只留自己的地產,留一千萬給他的子女,這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有一位先生說談《周易》的時候,說當剛則剛,當柔則柔,什么時候該剛,什么時候該柔,你說柔,柔錯了,你說剛又不,剛又錯了,家庭當中有什么樣的問題,怎么樣來調解?善解人意是最重要的,太柔了就要剛一下。
提問:我想提一個問題,我想問一下你在北京大學,今年大學里面大學生授《易經》課是在哪些學科里面講《易經》課。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我想問一下,余教授這一次來到深圳,對我們這次深圳的文化立市,我們深圳有個口號叫“文化立市”,是市里面提出來的,在傳播《易經》文化當中到底有什么價值,它的意義何在?謝謝!
余敦康:這兩個問題啊,我為什么研究《周易》,實際上我并不是《周易》專家,我的專業是哲學,中國哲學,由于研究中國哲學我就非得研究《周易》。比如說北京大學的陳福應教授,從臺灣來的,他說《周易》是道家的,我過去說《周易》是儒家的,兩個人就爭。王博跟著他說《周易》是道家的,他就跟著他的屁股后面跑,我后來說《周易》是儒家的,后來又覺得不對,我說《周易》是儒家和道家共同的,這下把兩個人都打敗了。接著他不敢說,他說服了你,老余你說的還是有一點道理,但是我還是不完全認同,說《周易》是儒家的是片面的。由此而來我就慢慢的從先秦到兩漢到魏晉,到宋朝明朝一下子把這個歷史通了一遍,我發現《周易》是中國文化的骨干。后來在北京搞易學研究院,易學和現代的管理有關系,叫我去出版一本書。我說我是書生,只會教書,哪會管理,我連個家都管理不好,哪會管理什么企業。后來他說沒人了,只有你了,后來我就編了一本書,出來以后,我就和管理沾上邊了。有的人就以為我是易學管理的專家,實際上是因緣巧合,趕鴨子上架了。現在我越來越相信易學和管理正是恢復易學生命的關鍵。假如我們在座的都是管理的大家,有很多豐富的實踐經驗。假使把易學和哲學的哲理和我們實踐的經驗相結合,那么的創造出的財富和意義就不是我們能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