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今天我們應該如何再現孔子
2010-02-03

今天我們應該如何再現孔子
 
 來源:文匯報  2010-02-03
 
        固然,100個人心中會有100個哈姆萊特;每個藝術家和理論家都有權對孔子作闡述和表現,但不能簡單地把孔子混同于普通人。孔子在中國文化精神成長中起了怎樣的作用?我們難道不應該站在這樣的高度來闡釋、復原、保護、弘揚和繼承他的思想和智慧、學說和實踐嗎
   
準備不足卻又以學術名義倉促搞“孔子普及”
   
    自己歷史上的偉人,是任何一個民族在任何一個時代,最可寶貴和最值得保護的“歷史文化遺產”。孔子,在中華民族這樣的“歷史文化遺產”中,無疑是最有分量的。和諸多早已過世的偉人一樣,后人所聞所知的孔子是其他人在其他情況和語境中的記述,其中包含著不同的認知方式,也會帶有功利目的,因而不乏誤讀和誤導。因此,保護和傳承這項甚至與民族的世界地位相關聯的  “遺產”,需要頂真而細致入微的思考、研究和探索,然而對孔子及其精神的開掘和詮釋,至今仍是相當輕率和模糊搖擺——各地規模越來越大的“祭孔”、過分強調“孔”姓家族傳承之于弘揚孔子之道的“正統”等等,似乎都失之于偏;最近電影《孔子》上映,則把這個嚴肅問題推到了更尖銳的地步。
   
    固然,100個人心中會有100個哈姆萊特;每個藝術家和理論家都有權對孔子作闡述和表現,經社會各界檢驗和批評得到接受的內容,可成為“孔子解釋”的一部分。但貿然標榜自己是“正劇”,卻輕佻地偷梁換柱,則大大不妥。不客氣地說,周潤發努力飾演孔子這位偉人是好的,但祭拜孔廟做得像孔子再生似的,又輕浮地在電影發布會上當眾對“南子”周迅戲鬧,讓人不明白這到底是要把“歷史正劇”的孔子弄成怎樣的八卦?往深里說,這種現象的產生是由于近百年來我們對孔子和儒家的認知和定位太多極端和武斷,今天又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以學術名義的通俗講座倉促搞“孔子普及”。
   
“恢復作為普通人的孔子”,這話似是而非
   
    我們必須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孔子這一“歷史文化遺產”。一定要看到,在幾千年民族歷史上,有某位人物能為世世代代、五湖四海的人們所尊重,其中必定有極其深刻的緣由,包含著無可替代絕對不可掉以輕心的曠世珍寶。因此,我們理所當然地要認真對待近年來的“國學熱”和“孔子熱”,防止自稱為“真”的假孔子滿天飛、把孔子當成一個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因為這與以往棒殺和捧殺孔子的做法一樣,必將造成公眾認識的混亂。
   
    為此,必須首先澄清一個司空見慣的說法:“恢復作為普通人的孔子。”
   
    每個人都是普通人,但人類歷史數千年出現的某些人物及其行跡思想,是人類經驗和智慧的集大成者,非同小可。不能簡單地把孔子混同于普通人,“恢復作為普通人的孔子”,這話似是而非。不但因為孔子在人類社會中的地位,孔子作為有著綿長歷史的中國文化的一以貫之的代表人物,是國人之民族認同、外國人之識別中國的文化象征;而且,更具決定性的是孔子及其儒學與“中國精神”的關系,及其在今后啟迪激勵中國人的無窮潛力。
   
孔子在中國文化精神成長中起了怎樣的作用?
   
    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中,每一個民族都會形成代表本民族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的一種“精神性”。各民族不同的“精神性”造成了對自然和人事之“道”的不同認識,集中表現為各種不同的宗教和社會文化形態。中國沒有形成基督教那樣的一神教,與孔子和儒家特有的無神論世界觀和入世性是有密切關系的。中國文化所具有的人文性和“天人合一”、“以天論德”、“良知就是天理”的“仁”學,在世界上獨具一幟。在日益世俗化的世界,體現于孔子和儒家的傳統中國文化精神,為世界提供了很有現實意義的思想源泉。
   
    孔子和儒學之“天命之謂性”的命題,包含著人類社會與自然存在、個人與社會、人生與心志等關系,以及責任擔當的深刻內涵。“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自我開掘和提升出發、以天下為己任的積極人生態度和行事原則,為個人安身立命、建功立業的“自我實現”提供了導向。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禮之用,和為貴”等等見解,更已為當今的人們所珍視和踐行。不僅如此,修編《周易》的孔子,更是在變動(“易”)的深邃視界中,凝聚上古中國天趣妙成的理路和行事法則,蘊含著制勝成功的動能;“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實事求是”等哲學方法論的內核,體現在了現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之中。
   
    同時身為偉大教育家的孔子,以“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為民族的文化傳承和精神成長,開辟一條堅實的路徑。點石成金,偉人之偉正在于使“凡”成“圣”,而這樣“溫良恭儉良”老師形象,最佳地凸顯了一個知書識禮的文明之邦,一個和平友善的泱泱大國。
   
    孔子在中國文化精神成長中起了怎樣的作用?我們難道不應該站在這樣的高度來闡釋、復原、保護、弘揚和繼承他的思想和智慧、學說和實踐嗎?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