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如何學佛
2010-08-23

如何學佛

學佛的第一步: 

  如何穩固的踏入學佛的第一步很重要,不是念經、讀經、聽弘法、跑跑道場而已,而是要從“心”開始學起。

   南無蓮花生大士有明確的開示:

  第一步要“觀世間無常”:要“觀世間事,苦空無我。”

  要如救頭燃般的堅定念頭去了脫生死,否則無法學成。

   要改變自己的習氣,一個人的貪嗔癡(攀緣心)都很多,每一樣都要徹底拔除,而人的習氣都很堅固,如釘子釘在桌子上,要拔掉還要丟掉,所以要修到了生死是十分困難的。

   要修成佛菩薩的問題更多,如情緣(你要花很多時間去解決情緣的問題),但是一般人隨時就在造情緣,而且這些是你沒有感覺的,雖然沒有造成夫妻情緣,但是會種在種子中,你想解脫生死所有的這些問題都要轉掉,這些都很困難,所以你要有很大的決心,觀世間苦空無我,一定要發愿克服自己的問題是堅定踏入學佛的一個重要步驟,這種心在藏密叫“出離”。

   如果感覺世間很好,世間名利、家庭都是你要追求的東西而放不掉,就無法踏入學佛這一步,永遠在門外排徊,你的意識心可能導致你在世間一直輪回。

 第二步要找尋金剛上師:要找到一個上師或是善知識去皈依

  學佛若是沒有人指導你,你要走哪一條路你都不曉得,那么你要如何去學習。所以要好好的皈依一個上師,然后專心的跟他去學,才會有成就。

   上師跟弟子都是互相觀察一段時間,才知道對方是否是自己要找的對象,雙方要有相當的信任,才會傳你法,真正指導你修行。

  上師觀察弟子:

  1.是否有向道的心

  2.是否有慈悲心

  3.根器好不好

 

  一般的皈依都是抱著結善緣的心,不會講你不好的與該改的地方,只是講些好話,這是無法真正修行的。真正能引導你修行的上師會很明顯的告訴你哪里錯了,這樣子你才會進步得很快,只有在你真正皈依后,才會有機會讓上師指正你的錯誤,讓你的修行有進步。

   若要學佛要有很強的出離心,上師觀察到你真正有出離心,才會教你,菩薩護法也會很高興的成就你,如此你一定會有成就。否則每天只是來拜拜,你拜福報就給你福報而已,不會給你其他東西。

   本師佛說這世間就像是一個火宅,大家要離開火宅愈快愈好,若仍留戀人間不走的話,就會被燒死,要趕快脫離世間。

   很多人想學佛又這么留戀世間而割舍不掉,如此一來,想學佛就有困難,我們所謂的割掉世間并不是都不做世間的事,因為我們有慈悲心,對世間要有報恩回饋的心,要很努力的去做世間的事,只是在做的當下,要曉得要出離不要執著于世間的名、利、情,哪一天說走就走了。

   有出離心后如何選擇一位好的上師或善知識:

  上師對財務的看法如何:

  有些上師認為我幫你做事,你付錢本來就是應該的。雖然供養上師是應該的,但是供養過度就不好,供養應該是心甘情愿,心里很尊敬上師,得到上師的幫忙,供養一些是正常的,但有些道場固定每月要繳多少錢,若一個人對財務太執著,修行時可能放掉什么東西嗎?如此就不會修的很好,這種上師心態有問題,最好遠離。

   ★不好的心態:

  1.很吝嗇,很舍不得。
  2.貪圖別人的供養。
  3.貪小便宜。

  是否有驕慢心:

  有些上師很大牌,接受你的禮拜,他看都不看你一眼,有些上師十分客氣,接受你的禮拜,他還謝謝你,有驕慢心的人,大概都不會修的很好。

   對佛法的基本概念:

  例如當因果與業障的問題顯現時要如何處理,若他是用什么符咒或法去驅逐,那是神道教,不是佛菩薩的法,要非常注意這個問題。

   要找一個好的、有修為的上師去皈依,一心跟著他學佛,要有信心,如此跟他幾年,一定會有成就,這樣才是踏入學佛的第一步。

   薩迦派的最根本佛法是道果法,有三個步驟:

  1.要先舍非福:

  福是造福報,就是要做些事來累積自己的福報,但不說求福報,因為用這個字眼,可能會有貪念的問題。

  舍非福與得福報在某些立場上應該類似,但是心態不一樣,舍非福意思是說會影響到得福報的事要舍掉,如違反法律道德的、會引起貪嗔癡的要先舍掉,如此慢慢的會得到正確的觀念與行為,會影響到十善業的事都要舍掉,如此就是能得到人天福報,要不求福報是不要執著在這些人天福報上,如刻意的去布施以求福報就不好。

  不做違反十善業的事,做對眾生有利益的事,每個人都應該去做,如此可由人進入高層次的人,果位由人道慢慢進入天道,再升到菩薩的果位。

  2.皈依:

  一定要皈依佛法僧(三皈依),若不皈依就不是一個正式的佛門弟子,等于在學校沒有注冊,只是做旁聽生而已。當你有因果時,護法就不方便幫助你,因你不是佛門弟子,還可能是外道,護法不能幫助你做任何事,所以皈依是一定要做的。

  皈依前要先發愿,要永遠舍離外道,永遠的皈依佛菩薩,發誓后在佛菩薩前做三皈依后,才能真正的在佛門中修行。

  臺灣有許多人到處皈依,一個人皈依了七、八個上師,法名一大堆,以為這樣子就很有福報,這種皈依只能說得到一些善種子,自己沒有修行可以說根本沒有什么用,事實上,這些皈依每次上千百人,雙方都互不認識,也沒有教你如何修行,毫無意義。

  3.守戒律:

  一個金剛上師會知道你的根本問題在哪里,容易犯的讓你先守,就等于把你很基本的東西改掉,也許只有一、二條,但這兩條修好,就能進入修行的領域。

   要真正把佛學好,要不染世間的各種業障,心要愈轉愈好,定力愈來愈堅定,心不散亂,因心一散亂就會恐懼害怕而疲倦,也會染到各種業障,要隨時記得你的佛號與咒語,心才不會散亂,自己的定力好,能夠心隨所安,在什么地方心都非常安定,沒有恐懼害怕,甚至到要往生時,心都很安定,能夠自在于生死,這樣學佛才有意義。

   如果學佛的結果是綁住自己的事情愈來愈多,反而怕這個怕那個,到處是障礙,這種是學佛沒有學通,反而不自在,這是沒有把心轉好,真正學佛的人是非常好,非常安定,有各種能力,但不表現出來,與常人一樣,一旦有事情發生,有學佛與沒有學佛的人就差很多,對事情的處理方法、心念都不一樣。例如,到大陸參訪,導游會帶我們去買東西,學佛學的很好的人有慈悲心,知道這些人費盡口舌跟我們講了半天,你又喝了人家的飲料,若都不買,對方的怨氣一定很大,就會大大方方的買一些,學的不好的人會認為這里一定比外面貴,斤斤計較而不愿意買,有修行的人不會舍不得錢,很自然的就給人家這些錢,還會很高興,認為做了一件讓大家愉快的事。你只要把佛學好,就能做的自在無礙,做得比較圓滿,沒有學佛的人,做事就不會圓滿,有一堆怨氣。

   學佛之后要看學佛是否走對路,要常常反省自己: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長:

  在初地菩薩之前,慈悲心是否有增加是一個重要指標,初地后才會考慮平等心的問題。學佛如果沒有學對,有時甚至會產生不好的心態,而遠離慈悲心,有魔心邪心。

  當有因果或業障顯現時,因受因果或業障主宰,慈悲心會暫時消失,否則應該是學佛愈久,慈悲心愈大才對。如果慈悲心沒有增長,你一定要去反省學佛是否有問題發生。

  如何查覺到慈悲心呢:

  ★當別人污蔑你或罵你或講你不好的時候,你是否可以原諒別人,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問題,能夠很自在的坦然面對他們,還是會十分的生氣。

  ★對別人的過失或占你便宜是否會耿耿于懷,或是會原諒別人。

  一般學佛學的愈好的人,愈會原諒別人,對別人的過失不會太放在心上。例如剛才所說的問題,你會不會去買他的東西,會不會覺得人家服務我們這么久,我們應該買一點,有沒有這個心就可以檢討我們的慈悲心。

  ★比較潛意識的第一念:也就是面對問題的第一個反應,如上述情況,是我該不該買,等到認為我是學佛的,應該要買已是第二念,如果第一念就買,代表你的慈悲心相當好,潛意識已做到這一點,或是看到蟑螂突然出現,會不會拿起拖鞋就打下去,這是第一念,第二念才是學佛的人不該殺生就算了,如第一念想打,表示潛意識沒有慈悲心,或慈悲心不夠,如第一念是不傷他由他去,慈悲心就較好。

  ★是否會自然的去吃素:很多人吃素是因為身體健康或學佛不能殺生,這種吃素就與慈悲心無關,若看到眾生的肉會不忍心吃他而吃素,代表慈悲心有進步。

   二、雜念是否減少:

  剛開始修行的人,對外面的雜音會造成你的雜念,會干擾你的修行,但修到好的人就不會,雜音根本影響不到你,這些干擾對你根本沒有障礙。

  若平時沒有好好的念佛,沒有好好的持咒,定力不好,對外在的感擾沒有辦法排除。如果你很努力的修行,一般念佛念了三個月后,會有能力抵抗外面的雜音,你會感覺這個聲音好像不是這個世間的,那你打坐時,外在的影響就非常小,你自己也會感覺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你一定要慢慢有這種狀況,才是表示你有進步,要做到六根離六塵,是完全沒有看到任何東西,耳朵聽到的非常少,慢慢的就都聽不到了,坐的也感覺不出來,才是脫離塵境的第一步,脫離塵境才是進入天界的層次,如果做不到還是在人界。

  再來是內心雜念的掌控,要不隨不制,你沒有辦法壓制雜念,你壓制雜念,你又多了一個雜念,壓制雜念也是一個雜念,也要不隨,一有雜念,要馬上拉回來,好好的念佛或持咒,或是觀空。

  你在修行念佛持咒時如果能做到不隨不制,久了以后就能夠掌控你的心,外面的干擾、念頭完全不會影響到你,你也不理會他而做自己的事,這就是自在無礙。

  你要常觀照慈悲心與雜念,若這兩點都做的很好的話,學佛一定會進步的很快,而到很高的層次,同樣的對外面的因果、業障,你也會有能力掌控而不會被牽著走,你的自主性也會非常強,你修行成功的機會就大,這兩點要好好的常反省,如果修行非常久這兩點都沒有進步,表示走錯路,大概不是貪福報就是著相修行。

   三、定力是否有增加:

  定力就是一個人任何時間都不散掉,在任何時候都可以保持你的禪定,能約束你的心,不論外面有多放逸,你都能經常保持禪定,數息、念佛、持咒,心不會放逸。

   四、心胸是否開闊,包容心是否增加:

  一個人之所以不能包容別人,是把世間東西分的太清楚,都有我相我執,自己的利益擺第一位就無法包容別人。

  修行好的人知道眾生有各種習氣,例如某人看起來很驕傲不太理人,就認為這種人不好,但他也是眾生,驕傲不理人是他的習氣,也是一類人,與你不同類的人而已,也不見得壞到什么程度,你要有這種想法,你就能包容他,這是屬于慧的層次。

  有些人做事的方法與你不同,或是長相比較丑一點,你就看他不順眼,其實他也沒有礙你什么事,你要當他是一類眾生而包容他。

  大的包容心是無所不包的,像菩薩一樣,對各類的眾生都能包容,學佛要愈學心愈開放,愈來愈寬大,能包容的愈多,對世間能夠觀到如夢幻的成就,包容心就會很大。

   五、對世間各種欲望是否減少:

  學佛學得好的人,世間的欲望會愈來愈低,出離心愈來愈強,對世間很多東西會像夢幻一樣,不會去著它。

   六、智慧是否增長:

  如對各種迷信、詐騙、非佛思想、崇拜等是否能夠妥善處理。

   七、對佛菩薩信心是否增加:

  心中是否認為真有佛菩薩。

   如果以上這七點能夠做好,一定是非常高層次的修行者,慈悲心可以慢慢訓練出來,定力雜念要修好幾年才會進步,你可以在日常生活里面每日做一點兩點,戰戰兢兢的修行,希望能早一天了脫生死,真正修行到比較高的層次。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