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向融文化的青春的熱情——文化衫出場
七個競賽小組,七個優秀的領隊
北京市西城團區委及金融街街道領導與“迎五四——西城青年探尋融文化”活動全體成員合影
(公益中國 嚴彬 尤抒忱 丁越 胡斌)
“齊白石故居北房又名什么?”在齊白石故居,七八個身著橙色T恤的青年手持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正專心地回答著工作人員的問題。幾分鐘后,一位女隊員在任務書上寫下了“白石畫屋”,其他隊員歡呼雀躍,奔向下一個坐標點——北師大實驗學校。4月11日,西城團區委和金融街街道聯合開展“迎五四——西城青年探尋融文化”活動,50名團員青年通過現場競賽的方式,了解金融街地區的文化特色,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文化探索”。
由駐區中央、市屬和區屬單位的優秀青年近50人組成的7支隊伍,步行深入金融街地區,探尋歷史古跡、名人故居、知名學校和金融單位的文化底蘊,完成“尋寶”任務。各參賽隊以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為引導,以包含歷史古跡、名人故居、知名企業院校等地的6個坐標為一條線路,用DV和數碼相機拍攝各坐標定位風貌,并回答坐標點問題,具體闡述任務書,完成一個坐標任務后才能進行到下一個坐標。
在呂祖宮北京市道教協會,參賽青年從如何在團結協作中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的角度闡述了八仙過海帶來的啟示;在李大釗故居,青年們談得最多的是現代的犧牲精神和奉獻精神。
西城團區委負責人告訴記者,本次活動旨在讓團員青年體會以“融”字為核心的“融古融今、融誠融通、至善至美、人和政興”的發展理念,在實踐中學習貫徹社會主義榮辱觀,從服務身邊的金融街街道做起,將“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化作實際行動,做構建和諧社會的青年先鋒。
據悉,西城團區委還將以演講、展板等各種方式在西城區各街道、社區和中小學校巡回展出此次尋寶活動的成果,并對競賽成績優異者在4月底召開的西城區五四表彰大會上進行表彰。
新聞鏈接:
“融文化”是金融街街道確立的以“融”字為核心的“融古融今、融誠融通、至善至美、人和政興”的發展理念。金融街街道總面積3.78平方公里,是一個特點顯著的功能性街區,轄區內既有多個國家大型金融機構和通訊、保險等行業的總部,也有醇親王府和城隍廟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與現代相融,傳統和時尚并存。全國政協、國家教育部、新華通訊社和國土資源部等五十個中央、市、區辦公機構以及中央音樂學院、北師大實驗中學、實驗第二小學等一批國家知名重點學府坐落在轄區內,社會資源極其豐富。多年來,金融街街道整合地區資源,以“共建、共駐、共享、共榮、共同發展”建設該地區。
(通訊員 石峰 陳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