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科委楊偉光副主任介紹,
五年后缺水近16億立方米
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預計到2010年,北京市水資源的一次需求總量將達到46億立方米以上,而全市可供給量僅為30多億立方米,缺口近16億立方米。
此次報告指出,今后要“五水聯調”,通過對地表水、外調水、再生水、雨洪水、地下水的一體化調度,優化水資源供給配置,形成循環水務體系。
而要實現五水聯調的科技需求,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標準等都有待提高;并需要開發面向不同水源的統一的水質監測體系和相應的應急中斷控制系統,避免水源相互交叉污染。
智能交通體系分兩步建立
報告指出,今后將分兩階段建立以出行效率為目標的智能交通體系。第一階段,到2010年爭取使五環路以內85%的通勤出行時間不超過50分鐘;邊緣地區到達市中心出行時間在1小時以內;最遠的郊區新城到中心城的出行時間不超過2小時;北京與周邊主要城市的出行時間在3小時內。
第二階段,到2015年,爭取實現北京城區1小時通勤的整體目標;城區90%以上的信號燈納入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實施主要區域的控制。
昨日報告中還特別提到了通過科技提升奧運服務能力。除場館結構安全、室內環保等目標外,還提出將探索各種閃聯設備讓全民上網與奧運互動,比如現場觀看比賽者,用DC、DV、閃聯手機拍照、錄像之后,通過閃聯信息終端即可以在遍布各體育場館、街邊店的閃聯打印機上及時“沖洗”照片
【轉自: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