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修行】充滿智慧的只言片語
2011年07月13日 轉自佛法入門 作者:清凈心理上
既懂科學知識,又有佛教修證的人,叫做“二十一世紀的佛教徒”。他們是這個時代最幸運的人群,應該好好珍惜。
佛陀說過:“在一個發愿中,包含了一切發愿,那就是:發愿生生世世持正法”。所謂“持正法”,是指自己修學,為他施法,并饒益眾生。
佛陀勸誡我們,要戰勝自己的煩惱。世上有無數人戰勝過敵人,但卻很少有人戰勝過自己的煩惱。戰勝敵人是臨時的勝利,而戰勝煩惱才是永久的勝利。
天下惟一最珍貴的,就是生命。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只要有生命的存在,一切都可以改變。擁有人的生命很不容易,請珍愛吧!
我們不能為了生活中的瑣事,而破壞內心的安寧和喜悅,因為這是屬于我們自己的幸福和健康。
如何保持內心的安寧和喜悅呢?每天早晚做一至二小時的心理訓練(修心),過濾每天的臟、亂、惡念頭,補充凈、定、善的力量。
在任何時候,任何環境里,我們能否活得幸福,都取決于自己的內心,而并非受制于環境是否舒適。既然如此,為什么我們不訓練內心,卻拼命地想改變環境呢?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有痛苦也有幸福,這證明我們還活著。痛苦是自己的惡報,不要抱怨別人;幸福是自己的善報,應當好好珍惜,盡量分享。這是我對佛法的理解。
凡是為了眾生當下或未來感受幸福而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是善業;凡是為了眾生當下或未來感受痛苦而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是惡業。這是我對大乘佛法里的“善惡”的理解。
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下決心每天做一件以上的好事。早晨起床時,在床上策劃;晚上睡覺前,在床上總結,這樣每天的生命都有意義了。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貧窮:一是物質的缺乏;二是精神的空虛。兩種貧窮一樣給人帶來痛苦。而金錢只能解決第一種痛苦,解決第二種痛苦的方法,只有另外尋找。
有兩種不同的尋找幸福的方法: 1、不斷地累積大量的物質來滿足自己的欲望;2、改變自己的意識,以減少或消滅欲望。前者是絕大多數世俗人的方法,后者是少數修行人的方法。
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親人、朋友送給我們的一切都帶不走,但佛陀賜給我們的愛心和智慧,卻是可以帶走的。2011年07月13日 轉自佛法入門


曾經有一位修行人。在某一天,他徹底地證悟而解脫了。他非常感激佛陀,很想報答佛恩,但用什么方法最好呢?他想了很久,之后意識到:“佛陀尚未成佛時,放棄一切刻苦修行,就是為了利益眾生。這應該是他最想要的,也是最佳的報恩方式。”之后,他將一生都奉獻于教育眾生的事業當中。由此可見,為眾生服務是報答佛恩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