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喚內心觀音 人人都是菩薩
2011年07月14日 來源:靈鷲山全球資訊網
心道法師新書《聞盡》呼喚內心觀音,人人都是菩薩。
(圖片來源:靈鷲山全球資訊網)
身在信息爆炸的環境,人們停不下急促的腳步與在手機上點畫的指尖,每日汲汲營營追求的無非是跟上時代脈動;要如何于瞬息萬變的科技生活中覓得安頓之地?靈鷲山佛教教團開山住持心道法師在新書《聞盡》中提出一帖靜心良方:不妨向內探求,呼喚我們內心的觀音。6日新書發表會在世界宗教博物館舉行,各界貴賓包括宗博館榮譽館長漢寶德、作家東年、中央社社長羅智成、擁有媒體評論與主持等多重身分的作家蔡詩萍、遠流出版社董事長王榮文、前法務部長廖正豪,以及宗博館現任館長江韶瑩等皆親與盛會,體驗平安禪,品味清香齋解致璋老師的茶藝;詩人陳義芝與作家張啟疆、廖之韻也于會中與讀者一起分享讀后感言。
心道法師說,透過《聞盡》一書,與大家分享他近年在各地宗教行腳的真情故事與修道世界的精神思想,書中提到的“觀音法門”是最能與人內心相應的心靈良藥;而“回歸”是指當下即是真心,人總要回歸到自己的“本來面目”,才能回到最自然安定的生活。世界宗教博物館榮譽館長漢寶德先生致詞時,憶起在與心道法師的往來互動中,法師總能用淺顯的話把艱深的意義傳達出來,以方便大家領會,每個環節都蘊含著尊重包容博愛的精神,是真正體現了宗教度化人心的慈悲愿行,他推崇法師“以正面善念的發展,散播愛的種子,也才有今日的宗博館。”作家東年分享基隆講堂每年超度清法戰爭的戰士亡魂,讓身為基隆人的他,對“業”與“因果”有了新的感悟,相信生命永恒所以必須累世修行;若想學修行,就如書中所說的,“慢禪細功,一切放松”。
心道法師一派親和打趣說自己這一生是來替觀音打工,只是盡力做點接引的任務,現場藝文界來賓仍對心道法師的實修歷程贊嘆不已。詩人陳義芝認為,“寂靜修”的確是現代生活的一帖藥方,提出此修行重點的心道師父,猶如人間菩薩般給人感覺敬重與親近,修行者可以透過此書得到修行的法門,一般讀者則能得到生命的義理。小說家張啟疆與散文家廖之韻,都引述了書中一段內容來闡述心中對禪靜的感受;書中對靈性的啟發,在在鼓舞著讀者從相信的正念開始,找回內心力量,步上平安吉祥的道路。
發表會最后,由心道法師親自帶領現場大眾體驗九分鐘禪。在法師慈祥聲音引導下,現場的氣氛一片寧靜平和,來賓嘴角揚起一抹放松微笑,似乎都聽見了內心天籟。“我們本著互益共生的精神救難救劫,當你我都像觀音,地球的平安就會呈現。”法師期許大家往后在任何地方,只要一念生起,就能以寧靜與觀音菩薩連上線,展現個人的生命智慧,安頓自身也照應周身相處的每個人,希望每個人都能平安快樂。
《聞盡》出版的主要協助者橙果總監張慰慈說,很多人都因深受心道法師的實修精神感動而皈依,她自己也不例外,加入利益眾生的佛行事業,成為靈鷲山的品牌顧問。為協助此書發行上市,特別感謝包括來自貿騰發賣、華福食品王、海昌Horien5°C水等贊助廠商的大力支持,而三位代表人也各持“0、9、3”蠟燭安放在素食蛋糕上,以此為新書會表達無限祝福。于此同時,等待簽書的讀者信眾早已排滿了發表會現場,期待之情溢于言表;秩序井然的排隊人數眾多仍無有躁動,循序漸進,慢慢圓滿這場和諧共鳴的體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