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善惡不能抵消
2011-8-19
這里也舉了幾個例子,「嫉妒,妒忌他人之盛事」,盛事是好事,看到別人比自己好,心里面受不了,要想方法破壞。「又害賢曰嫉」,好人做的好事,他偏偏要障礙,讓他這個好事做不成功。這樁事古今中外常常看到,這是煩惱當(dāng)中造作罪業(yè)極重的一項,它擺在第一。
嫉妒,你障礙別人,要看這個障礙的影響多大,范圍多大,影響時間多久,從這里結(jié)罪。如果這個事情好事,是他個人的利益,與別人不相干,你障礙他,你破壞他,那個結(jié)罪很小。為什么?對一個人,冤家對頭只有一個,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也就這么一回事情。
如果他這個事情對社會對眾生有大好處、有大利益,你把它破壞了,這個事可麻煩了,結(jié)罪不是跟他結(jié)罪了,跟所有得利益的人結(jié)罪,這個范圍就太大了。如果影響深遠,不但現(xiàn)在人這個好處你得到了,他這個好處會延到將來,能延到將來的時候,連將來的人也得不到好處,這個罪可重了,這個罪就變成無間地獄的罪了。世法里面一個好的政策,像國家的好的政策,利益眾生的大事業(yè),你把它障礙了,這個結(jié)罪可不得了。
好事也不行,要知道,因果這樁事情善惡沒有抵消的,沒有說我做了很多壞事,我多做一點好事可以彌補,可以把那個惡的抵消,沒有,因果里頭沒有抵消的,善就有善報,惡就有惡報,種瓜就得瓜,種豆就得豆。不能說我種的這個瓜,我不想瓜了,希望這個瓜能長出豆來,這不可能的事情。因果確實就是如此,你一個惡念一個惡行就有惡報,一個善念善行它就有善報,不能說用善來抵惡,不可能的,這是一定要知道的。
你真明白之后,你就曉得人不能有惡念,不能有惡言,不能有惡行,肯定有惡報,善做得再多,那是善報,各有各的報。什么時候先報,什么時候后報,那是緣不一樣。所以佛法講緣生,它不講因,緣決定你果報的先后,因是決定你有果報,你有報應(yīng),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決定有,什么時候報,什么在先,什么在后,緣,緣非常重要,要明白這個道理。佛家講緣生,講得很深。
害賢曰嫉,嫉妒賢人罪惡非常重。為什么?賢人他能為社會、為國家、為大眾做許許多多的好事,你要是嫉妒他、障礙他,他無所謂,他可能還很歡喜。為什么?我不需要做了,你不障礙,他事情很多,他天天要忙碌去做事情,你障礙他,他就不要做了,他好好去念佛去了,可是那個罪可不得了。如果這個賢人,你不障礙,他能夠利益千萬人,他能夠利益,時間來講能利益幾百年、幾千年,這個功德多大,你障礙他,讓他不能成就,這個罪多重、多深,你自己能想得到。
所以佛家,普賢菩薩十大愿王有「隨喜功德」,這個好人他做好事,不嫉妒,隨喜。隨喜什么?歡喜贊嘆,盡心盡力幫助他,他有多大的功德,幫助他的人也是一樣大的功德。這有智慧,他才會干這個事情,沒有智慧的人他就嫉妒,有智慧的人隨喜。隨喜,把他的功德變成自己的功德。嫉妒呢?障礙他,他沒有事,他那些不善的一些影響,他的善行的影響,你障礙他不能成就,許許多多人不能得到他的利益,這個帳全算在你身上,那個罪就太重太重了!
在中國古代國家法律里就有這一條,進賢受上賞。就是國家最高的賞賜是給誰?替國家推薦好人、賢人,國家給你的賞賜是最高的。如果要是嫉妒賢人、障礙賢人,那你受的這個刑罰是殺頭。這個事情是真的,在歷史上我們看到有記載,業(yè)因果報絲毫不爽!所以看到別人好事,歡喜贊嘆,有力量的,盡心盡力幫助他、成就他。這不是成就他個人,成就他的好事就是成就利益社會眾生。這是第一個例子,也是最容易犯的,犯了之后,這個罪過非常非常之重,擺在第一。
文摘恭錄—老法師講:凈土大經(jīng)解演義 (第四三0集) 2011/5/31 香港佛陀教育協(xié)會 檔名:02-03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