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佛教是富人的救星
2011-10-20

  佛教是富人的救星

2011-10-20    來源:中國佛教凈土網

  《從“布施度”談佛教慈善濟世的另一救度功能》
  
  覺真法師
  
  據說,西方人研究了佛教以后,發出一聲驚嘆,說:“基督教是窮人的救星,佛教才是富人的救星”。此言緣何而發,我不甚了了。但是,我在為此次文化周準備這一論文時,卻有了少少一點感悟。
  
  “大慈大悲憫眾生,大喜大舍濟含識”。這是佛教徒每天必誦的功課,也是每個佛教徒誓志不渝的信念與弘愿。凡社會上出現重大災變,如地震、洪水、海嘯或資助貧困地區,幫助失學兒童,關心殘疾人士,捐助希望工程等等,全國佛教界總是義不容辭,第一時間,組織捐獻。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們在探討佛教慈善事業以及對社會救助的濟世功能時,亦往往多注重于受施者的得益,得助,得救,看到了社會的弱勢者、苦難者的受惠、受益。而佛教布施度的智慧,更強調的是施者的得益,得助,得救(度)。因此,本文試圖探討的是施比受施更有福報,更有大利益。
  
  布施度,是六度之首。行菩薩行,成菩薩道,必須踐行六度,齊修六度。舍六度便無以成就。
  
  什么叫布施?布施就是捐獻自己所擁有的財力、物力,甚至時間、智慧,乃至自己各式各樣的資源去幫助別人,救助別人。真正的布施是無私奉獻,心中不求回報,也沒有任何貪心,這才能達到智慧圓滿,福德圓滿的境地,就像佛菩薩那樣。
  
  布施的第一果報是破慳貪。人,因我執而起貪愛,因貪愛而生慳貪,慳貪正是頑強的我執表現之一,布施正為破除我執,舍棄慳貪而設,所以這種布施稱為布施度,即布施波羅蜜。而布施又是聞修佛法的助緣,更是積集福德的途徑和終得解脫的善因。佛在《增一阿含經》中說:“于此眾中,我不見一法修行已,多修行已,受人中福,受天上福,得泥洹證,所謂廣施也。”《大寶積經》中佛告舍利子:“當觀菩薩摩訶薩行柁那(布施)波羅蜜多時,依世財施,便得一切圓滿功德”。可見布施招感幸福果報,圓滿具足一切世間、出世間功德。
  
  厚德載福。德厚在哪里?厚在無我。佛法認為,實相無相,無相即是空相,實相即是無我。無我是放棄了自私自利的,以自我為中心或以功利主義為出發點的那種執著,那種小我心態,這才是空相,才是無相,因此,才是智慧,才是解脫。
  
  我們還可以從另一大乘經典《華嚴經》中得到印證。在《華嚴經?普賢十大行愿》中:“三者廣修供養”。這里供養就是布施。二者名異而實同。對上、對佛法僧三寶,含尊敬之意,故叫供養。對下,對平輩,對社會大眾,稱布施。供養有財供養、法供養二種,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施三種。經文中一再告訴我們:廣修供養之果報:第一得大財富,第二除慳貪障,第三得尊貴身,第四遇難得救。
  
  供養布施,指的是一種人生境界,一種心靈境界。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這是事供養;依菩薩的行愿,運心觀想,那就是法供養了。“諸供養中,法供養最。”財法二施,等無差別。財供養,事供養,是事相,法供養是理智,是智慧。為什么要說“法供養最”?法供養,是無漏法,無為法,而財供養,事供養,還是有漏法、有為法。
  
  法供養的最高境界就是供養者、布施者要三輪體空,看空三者。沒有布施者,沒有受施者,也沒有所施的具體錢、財、物。《金剛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樣的境界,即是沒有驕慢心,不居功,沒有我執。很多人布施了,在功德薄上留下的是“無名氏”,就是這種“無我”的崇高境界,這也稱之為無相布施。
  
  無相布施,即是《金剛經》中所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是真解脫,大解脫,到了菩薩的境界了。
  
  兩相對比,你能為別人著想,為他人謀福利,成就他人,自己的收獲往往會更多,聚集的力量也更大,能做的事業也更寬廣。你愈能奉獻,將來擁有的就愈多,而且不用刻意,它是自然而然就會來的。圣嚴法師比喻為井里的水,取的人越多,水源就源源不斷而來,如果舍不得供人使用,井里的水,永遠就那么多,不會再生。同樣,如果舍不得把自己擁有的財產施與別人,不僅財產不會增加,還會被罵守財奴,而且也會為錢財的累積,留給誰,如何處理,而不斷擔心,增加許多痛苦。
  
  讓我再引用香港大學副校長李焯芬教授說的一個故事吧: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英、法、蘇、中等戰勝國,幾經磋商,決定在美國紐約成立一個協調處理世界性事務的國際性組織──聯合國。一切準備就緒之后,大家才發現,這么一個全球至高無上、最權威的世界組織,竟然難尋自己的立足之地。
  
  聽到這一消息后,美國著名的一家財團──洛克菲勒家族,經過商議,決定出資870萬美元,在紐約買下一塊土地,無償地把這塊土地贈與「聯合國」這個剛剛掛牌的國際性組織。同時,洛克菲勒家族,也把這里附近的大面積土地一并全部買了下來。
  
  洛克菲勒此舉,出人意料,當時,許多美國大財團都吃驚不已。870萬美元,對于戰后經濟十分困難的美國和全世界,確實不是一個小數目,而洛克菲勒卻是無償贈予,甚么條件也沒有。這個“無償贈與”,換成佛教語言,不就是“布施”,“施舍”嗎?自私的人,只圖利己的人,會接受這個“無償贈與”的思路嗎?果然,消息傳出之后,美國許多大財團的老板甚至嘲笑說:“這簡直是愚蠢至極”他們斷言:“這樣下去,過不了十年,洛克菲勒財團就要淪落為貧民集團了。”
  
  但出人意料的是:聯合國大樓剛剛建成,四周的地價頓時狂漲起來,一時間,升值達到捐贈原價的數十倍,甚至近百倍,巨額財富源源不斷涌進了洛克菲勒家族。這個結局,令那些嘲笑和譏諷的人士個個目瞪口呆。
  
  這個道理不是很明顯嗎?利他,就是同尊同勝,共美共榮。佛說: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個中原理,恐怕在今天已不是甚么秘密了。
  
  由此可見,布施才是真正的“雙贏”,即施者和受者都能從中受益。郭延成博士說得好:“布施者是物質及精神上雙豐收者,我們不得不佩服佛教布施思想的精辟與智慧”。
  
  我無須再引用生活中的實例了。供養布施,無相布施,是一種崇高的人生境界,更是一種清凈的心靈境界。西方人士發現的“佛教是富人的真正救星”一說,其言是也。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