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如何尋找善知識?
2012-01-10

  如何尋找善知識?

  2012-01-05             來源:中國佛教凈土網(wǎng)

  如何尋找善知識?
  
  敏公上師
  
  學(xué)過《菩提道次第》的都知道,我們要修行,道前基礎(chǔ)怎么辦?先是尋求善知識,找到了如法的善知識,就要從意樂、加行二門如理地依止他—依止善知識。依止善知識干什么?聽聞?wù)ā纳浦R那里學(xué)修,首先要聽聞?wù)ǎ犅務(wù)ㄖ螅缋硭季S,最后法隨法行。所以我們說,真正的修行下手,從依止善知識聽聞?wù)ㄏ率帧7鹪谑赖臅r候,佛就是我們的善知識,最大的善知識。佛不在世了,我們就要選擇了,哪些是我們的善知識,哪些不是善知識。這個如果搞不清楚,就會上當。如跟了惡知識跑,那就是《廣論》所說的,把系鼻子的繩子交給人家,牽起走了。那么,他給你牽到惡道,你也得去了。講到這里,我們要插幾句話,因為這個對現(xiàn)代的一些居士,使他們不會上當,也是很重要的,而且是很必要的。很多人是不知道,但也有很多人,給他們講過了,他們也知道了,但是還是聽不進去,接受不了;或者雖聽進去了,碰到事情來了,臨時又忘掉了。即使如此,我們還是要說一下:依止善知識,什么樣的人可以做我們的善知識?一般居士說,出家人是我們的師父,都應(yīng)該恭敬。對的,都應(yīng)該恭敬;但是都可以跟他學(xué)法,對不對?不行!要向他學(xué)法的師父,是有嚴格的條件的,必定要在出家人里面選一個符合條件標準的。一般的師父都跟他學(xué)的話,要知道末法時期出家人里面龍蛇混雜,各式各樣的人都有,甚至魔王波旬還發(fā)過愿,要在釋迦佛滅度以后,化作比丘,混在僧團中,破壞佛的正法,多么危險、可怕!所以我們?nèi)绻x擇的師父不標準,那么學(xué)法修行就成大問題了。
  
  所以,我們把《菩提道次第》內(nèi)講的所依止善知識的標準,這里也必須要說一下。我們說,找善知識,佛在世,是佛陀,或者他的大弟子,舍利弗,大目犍連等這些善知識。佛不在世了,對于出家?guī)煾福覀兌家Ь础⒍Y拜、供養(yǎng),這是對的。但要依止他學(xué)法的,卻應(yīng)該是有特殊功德的那些僧人。
  
  第一個,(一)要有戒的,而且戒律精嚴的。如果不持戒的,這個就不可靠,他會做不合戒的事,甚至做壞事。戒是一切功德之生源處,沒有戒,一切功德都無從生起,更不要說做壞事了,你跟著他跑了,怎么能學(xué)修上路呢?
  
  第二個,(二)要有定的,戒是基礎(chǔ),要開無漏智慧,沒有定是不行的。定即是對戒律所說善行惡行,所有該行該止,以依止正念正知,令心調(diào)順,心寂靜而住。
  
  第三個,(三)要有智慧,智慧斷煩惱。我們開了智慧,煩惱才能斷得了。沒有智慧,連煩惱都認不到,怎么去斷呢?所以,戒定慧,這是一套基本的功夫,一定要有,宗喀巴大師依噶當派教授的標準,認為成就之德相,是依三學(xué)調(diào)伏煩惱,此是不共教義。大師認為作為一個善知識,必須隨順佛教總相,戒定慧三學(xué),自己能調(diào)伏自己身心,方能調(diào)伏弟子,漸次引導(dǎo),從下士道乃至進入上士大乘佛道。否則,縱使修風(fēng)息得到一些神通,或夢見本尊等,一分功德,皆不能調(diào)伏自心煩惱,況論調(diào)伏他人。
  
  再一個,(四)多聞,三藏十二部,聽的很多,任舉一事,能貫通無量經(jīng)的義理。有的善知識,只通一部經(jīng),只讀一部論,好不好?一部經(jīng)通了,很好!但這部經(jīng)以外,沒有講到的,他就不知道了。假使我們有些問題,不在這部經(jīng)里面所述及的,去問他,他就沒有辦法回答了。所以說,多聞,能夠通達三藏的最好;能通達大部分的也好;一藏乃至一部也不通,就不好了。
  
  還有一個,(五)有甚深通達空性的智慧。至少能通達空性的道理,能夠證到的,證到空性的,當然是最好了。在現(xiàn)在這個時候,證到空性的人是屈指可數(shù)的,不會很多。那么,菩薩示現(xiàn)的,我們就不知道了。從一般的凡夫來說,證空性的,是不會太多的。沒有證到,能通達的也行。最高的空性正見,就是佛所歡喜的:緣起因果,如如不誤,同時,它的自性絲毫也沒有,這兩層意義,同時存在,體現(xiàn)在同一個事物上,能夠同時觀出來。這個見有了,能夠通達,也很好,很不錯了,能夠證到,就更好了。
  
  另外,(六)善知識的功德,要超過弟子,且能天天增上。如果師父的功德不如弟子,你依止他干什么?他該反過來要依止你了。功德要超過弟子,不但是超過弟子,他自己要天天增上,不斷增長;不是到此為止,我夠了,不用修了,反正我有本錢,我超過你,就夠了。那不行,自己還要進修。
  
  那么,再有一個,(七)要善于說法。我們說,說法要對機,什么弟子,說什么法,要有善巧。你對這個弟子不善巧說法,他得不到好處。有個公案,是經(jīng)常提起的:佛陀在世,有二個人出家依止舍利弗學(xué)法,學(xué)了很久,都得不到好處。后來遇到佛,就問佛,我們修了好多年,在法上一點也沒有進益。佛就問他們,以前在家時干什么的。一個說:我是打鐵的。一個說:我是洗衣服的。佛問:那么你師父舍利弗教你們修什么呢?打鐵的那個人說:師父教我修不凈觀。洗衣服的那個人說:尊者教我修數(shù)息觀。佛說:你們兩個調(diào)一調(diào),洗衣服的修不凈觀,打鐵的修數(shù)息觀。這樣一調(diào),沒多久,兩個人都證到了阿羅漢果。這個是為什么呢?打鐵的,慣于一錘一錘地打,數(shù)息是:進來,出去;進來,出去…正好把他在家的習(xí)慣用上來,很快就入定了。那個洗衣服的人,洗的衣服,有的是很臟的,他把衣服上面的臟回想起來,跟人身上的臟聯(lián)系起來,不凈觀也很容易地成就了。這樣,他們兩個都成阿羅漢了。這說明了什么?對機說法。對那個機,說在點子上,法用起來,很快就成就了,也就是善巧。如果說錯了,不對機,這個法再好再高,對他就沒起作用,久久不能得益。阿羅漢,尚且會把機搞錯,凡夫更不用說了。那么,我們要追求的師父呢,最好能夠?qū)C說法,能按照次第說法,不要好高騖遠,看見才進來開始學(xué)佛的人,就給他說甚深空性般若,生圓次第,大圓滿,大手印,啊!這個殊勝,你好好地修。他怎么修呢?比如小孩子才上學(xué),把大學(xué)研究生的課程翻給他看,啊!這個殊勝,這個學(xué)了將來做專家,這個將來做高級工程師,這個將來可以出國深造……說了半天,把那個孩子弄得莫名其妙。最后,嚎啕大哭一場,就完了,什么都沒有,那就是不對機。說法要按次第,要對機,這個才是善于說法,這是一個條件。
  
  還有一個,(八)悲心,這是很重要的。就是說,我們說法也好,做利益眾生的事情也好,搞佛教事業(yè)也好,不是為個人的名利,或者權(quán)勢地位等等,純粹是出于利益眾生。這個很重要,我們的動機,動機在我們熟悉的《三主要道》里說:如果動機不純的話,不但是流轉(zhuǎn)生死,一般為了自己的利益,且是惡趣因,將來到惡道去的。最起碼的動機,出離心,出離惡趣,乃至出離三界;再高一點,菩提心,要度一切眾生。有了這個動機才行,那就是有悲心了。菩提心是最殊勝最圓滿的動機。
  
  還有一個,(九)精進,修行要精進,要有勇,勇猛,于利他事不要碰到困難就退了。文革的時候,很多人就打退堂鼓了,我們清涼橋的比丘們,也從寺廟里給趕出來了。這個時候,就看自己能不能堅持信下去。大家都在罵佛教嘛!很多的比丘挨斗,甚至于斗死的也不少。這時候,是不是有這個勇氣,還是承諾自己是佛教徒,我是比丘!這個勇氣有沒有?很難啰!但是本尊護法冥中的加持,卻也是很大的,他們能幫助我們鼓起勇氣來。
  
  最后,還有一個,(十)沒有疲厭。弘法利生的事情,盡量地做,不要說我今天做了五個小時了,該休息了。還有很多的人說:師父,求求你,我還有個問題,想問一問。五小時夠了,你明天再來吧!這個就是,弘法利生的事情,做了一段時間,感到疲勞,厭煩起來了,要休息,不想做了。這個沒有,就是離開疲厭。
  
  總上所說,這十個功德:具戒,定,慧,多聞,通達空性慧,功德增上,善說法,具悲心,精進,沒有疲厭,是善知識應(yīng)具的十種功德。前面六種,是成就自利之德相,謂善知識自身應(yīng)有之功德,后面四種,是攝受眾生應(yīng)有之功德,專指利他的。要攝受眾生,利益有情,除了為眾生宣說正確之佛法以外,再也沒有更好的方式了。如《俱舍》云:“拔眾生出生死泥。”謂一切眾生于生死泥,淪沒無救,世尊哀愍,隨授所應(yīng)正法教手拔濟令出。亦如《廣論》云,“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眾生苦,非移自證于余者,示法性諦令解脫。”
  
  但是,在這末法時期現(xiàn)實的世界上,去找,哪個有十種功德的,找他做師父。我們仔細一看,恐怕一個也難找到!末法時期,五濁惡世,哪有這么好的師父找得到呢?當然也有,菩薩化現(xiàn)的,我們認不到。那就是《菩提道次第廣論》也說了,在末法時期,如果這十種功德標準的師父找不到的話,就其次的,一半功德,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以八分之一為下邊際,即是說至少要有八分之一的功德。但是這個八分之一很抽象,康薩仁波卿(海公上師在拉薩親近的師父,也是上大下吉佛爺?shù)膸煾福┚唧w地給我們指明了。他說這十個條件里面,有二個條件是不可少的。第一個是持戒,如果這位師父戒律都不持,那就不能靠他學(xué)修,不能依止他。第二個,有悲心,如果這位師父攝受弟子,弘法利生的目的,是為了他自己個人的名利,地位,權(quán)勢等等,不是見眾生苦而利益眾生,住持正法的,那么這個人,也不能依止。反過來,如果這位師父嚴持戒律,有悲愍心,哪怕其余的八種功德,一個也沒有,只有這兩條,而仍可以依止,至少可以從他學(xué)戒,及為眾生利益做些事嘛。但如果說,其余八種功德全都有,甚至于有神通,善于說法,精進勇猛,不怕疲厭等等八種都有,但是不持戒,沒有悲心,這個就不行,不能依止;這是康薩仁波卿的抉擇,海公上師給我們的教導(dǎo),也是這樣。那么,簡單的說,這十種功德,里面不可以少的,就是要有戒律,有悲心,這兩個有了,就可以依止他做為善知識,其它八種內(nèi),能再有幾種當然更好。如果這兩個沒有,哪怕其它八個全都有,不行,還是不行;那么,標準有了,大家好好去做。另外,帕繃喀大師也有抉擇的標準,供大家參考。大師說:“在末法時代這種情況下,我們要記住以下要點:所依止的上師應(yīng)該功大于過;視后世較現(xiàn)世為重,視別人較自己為重。”原則上是相同的。“視后世較現(xiàn)世為重”即是持戒,“視別人較自己為重”即是悲心。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gòu)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zhuǎn)載需經(jīng)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wǎng)站文章是由網(wǎng)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quán)負責(zé)。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文章請發(fā)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wù)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guān)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xué)
中國婦女發(fā)展基金會@她創(chuàng)業(yè)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xué)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yǎng))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xué)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guān)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nèi)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guān)懷
關(guān)懷貧困母親
企業(yè)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服務(wù)條款 |  網(wǎng)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quán)所有:公益中國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