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孤老需更多社會力量參與
2012年05月24日
“現在養老經常提到‘三支柱’、‘五支柱’,即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個人養老儲蓄以及國家基本養老;我國現在其他幾方面基本沒有,只有國家基本養老這一條支柱。”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朱勇告訴《公益時報》記者,“目前,我國的養老制度建設亟待健全。特別是農村孤老問題,需要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和支持。”
5月14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指導,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新華網公益頻道聯合發起的“百萬孤老關愛行動——仁愛禮包”啟動儀式在山東乳山市舉行。
“仁愛禮包”公益項目結合農村孤老尤其是散居孤老的實際生活需求,為每位農村孤老捐贈一份“仁愛禮包”。“仁愛禮包”分為春夏版與秋冬版:春夏版包括1個收音機、1個急救包、1個手電筒、1個水杯、1只口哨、2條毛巾、2雙襪子、3塊香皂、1套指甲剪、1把雨傘,秋冬版包括1個收音機、1件棉大衣、1條圍巾。每個“仁愛禮包”價值200元。仁愛禮包項目第一階段計劃籌資300萬元并發放“仁愛禮包”1.5萬份,覆蓋河北、內蒙古、甘肅、云南、青海五省共10個縣。
在啟動儀式上,乳山市民政局向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捐贈20萬元用于仁愛禮包項目。
多形式改善孤老生活
據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農村有570多萬孤寡老人。盡管國家建立了“五保”制度,他們的基本生活得以保障,但是在許多貧困地區,孤老的保障水平還比較低,許多孤老特別是散居孤老生活條件十分簡陋,不少基本生活用品十分缺乏。
“對于許多孤老而言,孤獨寂寞伴隨著他們的每一天。調查顯示,有許多孤老‘好幾年沒有跟別人說過話了’,有些敬老院的孤老‘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是坐在敬老院門口數汽車’。”該負責人表示。
針對孤老面臨的種種問題,秉著“幫老弱者安生 助貧困者自強”宗旨,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于2010年啟動“全國農村百萬孤老認助行動”,項目通過現金認助的方式,旨在改善農村五保老人的生活狀況,幫助其安享晚年;同時,提高農村敬老院的硬件水平、人員專業化程度和服務水平。項目以“一對一”,“一對多”的捐贈方式為主,給五保老人捐贈的標準為每人200元/年;對農村敬老院,捐贈標準為每所3萬元/年。截至2011年底共籌集資金1841.72萬元,撥付救助款1573.38萬元,救助農村孤老50760位。
同時,為全面關愛孤老、改善孤老生活孤寂狀況,今年4月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還發起2012大型公益活動——“替你看看爹和娘”,并設立了“愛伴夕陽公益基金”。公益活動征集網友關心和孝敬父母的心愿,組織專業志愿團隊實現愿望的方式實現盡孝的共同心愿;同時,在全國招募和組織志愿者團隊,資助各地志愿者團隊定期為敬老院和散居的孤寡老人提供各類志愿服務,推動社會公眾參與到關心幫助孤老的行動之中。
“除了現金認助孤老,針對孤老精神孤寂問題成立愛伴夕陽公益基金提供志愿服務,此次在乳山舉辦‘百萬孤老關愛行動——仁愛禮包’全國啟動儀式旨在宣告關注孤寡老人的實物救助公益項目即將在全國開展。”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秘書長時正新告訴《公益時報》記者,“首批仁愛禮包已于4月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縣順利發放到320位老人手中。下一批仁愛禮包將于6月份在河北承德發放。”
老齡化是全社會問題
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朱勇告訴《公益時報》記者,我國老齡化速度在逐步加快。從2011年到2015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將由1.78億增加到2.21億,到2020年,全國老年人口將達到2.55億,占總人口的17.8%。他說:“關心老人,愛護老人,讓老年人老而不苦,老有所樂,是中國社會的傳統理想,也是以人為本的社會最基本的操守。”
“由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牽頭,民政部和老齡辦共同參與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今年6月即將進入人大常委會審議,爭取重陽節時出臺。”朱勇說,“屆時我國針對老年人的制度保障將逐步完善。”
朱勇說:“我希望通過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百萬孤老關愛行動——仁愛禮包’公益項目啟動,號召和呼吁更多的社會愛心力量,加入到關愛需要幫助的農村孤寡老人的行列中來,奉獻微薄之力,聚小愛成大愛。”
仁愛禮包愛心熱線:010-59003555-608
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參與捐贈:
1、郵政匯款
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朝外大街乙6號朝外SOHO A座1101
郵編:100020
2、銀行匯款
基金會銀行賬號
戶名: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
開戶銀行: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紫竹支行
賬號:0120014210001348
3、在線捐助
通過點擊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官方網站(www.csaf.org.cn)“在線捐助”按鈕,按照流程將捐贈項目、捐贈金額、個人信息和捐贈意愿等相關捐贈信息填寫準確,進行網絡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