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食品好與孬
---河南農大牧醫學子赴平頂山魯山縣做食品安全調研紀實
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食品產業獲得了空前的發展。各種新型食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食品產業已在國家經濟中占據重要的地位。然而層出不窮的劣質食品事件,像非法添加劑、蘇丹紅、瘦肉精、染色饅頭等,讓人們望“食”卻步。
次日,隊員們在魯山縣多個村展開了食品安全調研活動,隨機向村民們發放調查問卷,然后回收及時作出總結。從調查結果顯示:76%的人對報道的危害食品表示憤怒,24%的人對其表示習以為常;而對于食品的生產日期,有80%的人會看或偶爾看,只有一小部分不看;如果有人買到過期或劣質產品大約44%的人會選擇與經營者交涉,而其余的都選擇自認倒霉。隨后,隊員們就調查問卷上出現的問題,對村民進行了采訪。
“遇到已過期的食品您為什么不去找商家調換或選擇有效途徑保護自己的利益呢?”隊員田迪問。村民憨厚的回答:“沒啥,商家既然賣出去的東西,人家是不會給退的,只能怪自己買時沒認真吧了。再說,這么點小事就找到質檢局,人家會不會理俺都是問題啊。”村民們這樣的回答,隊員們很是意外和揪心,大家繼續前往街頭小吃這樣的快餐店做調查。
夏季,街頭上會有各種夜市,由于天氣的悶熱,許多人會選擇出來吃個涼菜,喝點酒涼快涼快。然而,街頭是最亂,環境最差的的地段,在眾多人群中,隊員們對經常在夜市吃喝不在的人都做了口頭詢問調查。一位正在用餐的男子不在乎的說到“怕啥,吃了又不會死人。”而另外一位不參加夜市的村民說;“那種地方確實不衛生的很,吃過的人很多會拉肚子的,但很多人還是會去。”隊員們做好了整理資料做出了結論:農村有些人對于食品安全意識低下,整體認識度不高。
隊員們從村里出來后,大家倍感沉重,“我們每個人,特別是我們學畜牧業的人,更要學好專業知識,遵守法律和注重思想道德修養,為改變現有的食品安全現狀獻出一份力量,作為大學生我明白下一步我該怎么做。呼吁社會增強食品安全知識是我們下一步的任務,我相信我們大家會做好!”隊員劉勝利總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