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國家貧民窟為何沒強拆
來源:21世紀網 作者:姚遙 2013-12-19
核心提示:有哪一個政客敢于向自己的票倉開槍,敢于為了勾結企業的蠅頭小利而鏟除法律上就非法存在的貧民窟。
北京的寒風吹走了霧霾,可是不知道從井底下搬走的王秀青一家人,現在找到的新工作可好,能否持續穩定的生活下去。王秀青戲劇性的被關注,從井底被驅逐,又幸運的獲得社會的關注和幫扶,跌宕起伏而幸運。不過,在北京井底犧牲的人群,想必還有不少,此前和王秀青共處一井的那些居民目前就不知所蹤,不知在寒冬夜里可還好。
對井底住人,媒體或許是作為奇觀事件在報道。而這完全不是奇觀,即便發達如紐約,福利良好如巴黎,都有類似的底層人群為了留在城市而住在地下世界。在發展中國家,在惡劣環境下居住的人群更是比比皆是,如果氣溫足夠低,他們也會去暖氣井里尋找自己的一席之地。
最典型的惡劣居住環境,被叫做貧民窟。即便13億人口而且快速城市化的中國沒有貧民窟,這個世界上還有8.6億人生活在貧民窟之中,這個數字頗讓人震驚,也引人追問,王秀青現象到底在國內還有多少。
貧民窟沒有很明確的形式,像墨西哥城那樣烏泱泱一片破爛的洋鐵皮房子住上四百萬人的地區,叫貧民窟。印度馬德拉斯邦那些本來也不很發達的城市里,路邊有二三十座簡易板房的地區也叫貧民窟。
不僅形式不定,貧民窟的定義也很模糊,一般來說,指的是那些在城市區域之中,人口密度極大,帶著標志性的各種劣質房屋的非正式定居點。這里缺乏基本的供水、 供電、治安管理等市政服務。縱觀世界上排名前五的最大貧民窟,Neza-Chalco-Itza(墨西哥城,四百萬人口),OrangiTown(卡拉奇,一百五十萬人口),Kibera(內羅畢,一百萬人口),Dharavi(孟買,一百萬人口),Khayelitsha(開普敦,四十萬人口),不難發現,氣候也是重要因素,像北京這樣寒冷的城市,都不太可能出現典型的貧民窟,為數不多的熱力井對人口的容納有限。
無論尖銳指責與反對貧民窟的左派人士,還是理解支持貧民窟的經濟自由主義人士,都不反對一個共識,在城市化的大時代背景下,社會分層是必然出現的,那么就會出現大批人群涌入城市,希望在城市生活,獲得未來良好發展機會,但又還不能負擔一般的生活成本,于是選擇條件較差、但是他覺得相對更好地貧民窟來生活。就像王秀青一樣,他寧可住在地下井,也沒意愿搬到農村去住房子。
貧民窟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是從19世紀開始就伴隨城市化進程的衍生品,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的管理者也會越來越厭惡貧民窟的存在。在如花似錦的城市周邊,這里臟亂差和治安惡劣非常影響城市形象,不同時代的政府也動用過不同的方式來鏟除貧民窟的存在。
發展中國家的政客,并不比發達國家的政客更加不要面子。相對而言,這些地區因為社會發展的不完善,政治家和社會精英反而對社會底層更加的不寬容,也擁有更多的社會制度上的便利去壓榨社會底層。
相對于一般觀感上的需求和對良好治安問題的需求,貧民窟對城市管理者和城市發展而言,還有一個跟尖銳的挑戰,貧民窟雖然為城市發展提供了廉價勞動力,但是貧民窟所在的土地往往侵占的是國有土地或者一些私有領地,這些土地還往往就在城市的中心地帶,而發展中的城市上漲的地價讓開發商們對土地垂涎欲滴。這些臟亂差和沒有土地產權的貧民窟非法建房,有無數個理由供開發商裹挾政府將他們強制拆遷,面對那些私搭亂建的窩棚,一個推土機能開多快就能拆多快。
很神奇的是,絕大多數政府處理貧民窟問題時,會很官話的宣揚加速社會發展和提高福利來消化貧民窟理念,極少見到利欲熏心的開發商勾結政府成功奪下土地。
奪下這些土地最大的障礙在哪里,政府能容忍幾十上百萬流民聚居的理由又在哪里?答案就是,選票。
當選舉開始的時候,貧民窟的選民們也擁有著他們莊嚴地一人一票。這樣,社會層面上完全不入流的貧民窟,在政治層面上是一座巨大的金礦,這里便于操控的選票, 密集的人群,是民主選舉制度下極具誘惑力的大肥肉。面對這樣的票倉,貧民窟的居民尤其是地頭蛇就是政客們結盟的最佳選擇。貧民窟看起來很亂,選票很分散, 但實際上也有著內在的秩序。貧民窟中有著許許多多大小的地頭蛇,在警力嚴重不足的貧民窟里,他們作為槍桿子的擁有者就是社會秩序的化身。這些人控制著地盤內人生活的資源,從而間接地控制了居民,影響到選舉結果。
為此,有哪一個政客敢于向自己的票倉開槍,敢于為了勾結企業的蠅頭小利而鏟除法律上就非法存在的貧民窟。
不僅如此,政客們除了討好貧民窟的地頭蛇外,還要積極地推進貧民窟的福利,從心底真正的征服貧民窟的普通選民們。畢竟,地頭蛇雖然擁有極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但是對于秘密投票制度下保護的普通選民,不爭取到他們真心的認同就爭取不到他們自由的選票。
討好貧民窟居民方面做到最好的,大約是印度。印度許多地區貧民窟的居民都可以領到一張“俄國卡(Russian card)”——搞不懂為何不叫蘇聯卡。這張卡就是貧民窟居民的最低社會福利保障,可以領取生活物資、可以安排上學、可以獲得醫療保險等等。
即便是做的最差的那些地區,也有著各種各樣的不同福利政策,來安撫貧民窟的居民。
所以,發展中國家的政客們,在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之間尋找著平衡點,但更多情況下他們穩妥的選擇了尊重貧民窟以及貧民窟的居民,為貧民窟的居民提供服務,從而穩定自己的票箱。
當城市還在發展,人口還在涌入的時候,貧民窟中能形成一個動態的人口平衡,政客們也會持續地容忍貧民窟的各種負面效應。而當經濟持續發展以后,貧民窟如果沒有跟隨城市化發展節奏良性發展,而成為一個社會毒瘤的時候,政客們也會毫不手軟的鏟除貧民窟,當然,用的是社會福利而不是推土機去消滅貧民窟,讓貧民窟的居民分享到社會發展的利益,也讓消滅貧民窟成為自己新的政績。香港政府用港幣消除九龍城寨貧民窟的一幕,就有可能在其他國家和地區重現。
至于那些還沒有被消滅的貧民窟,8.6億追逐城市夢想的人,依然在見證這些地區的城市化進程,貧民窟還在頑強的向城市輸送著廉價勞動力,承載著底層人群爭取更好生活的奮斗夢想。而保證這個美好夢想能夠實現,貧民窟居民的非法棲身地也能被尊重和保障的基礎,就是他們同樣是國家的公民,平等的享有公民權利。
他們的選票,讓他們的生存有尊嚴,即便是那個非法存在而且破爛的小屋,也不用擔心權力的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