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有價情無價。社會對公益人的切實肯定和關愛,表明了公益人的努力成效和社會價值。像王玉林、廣西的好人馬克等這樣的捐贈人、愛心人士、志愿者還有許多,全職從事公益工作的人也有許多處在困厄之中,他們的情懷是高尚的,他們的故事是美好的,他們也更應該得到公益關懷。
關懷他們是對公益的支持。公益人是公益事業的支柱。無數的公益人自己緊衣縮食、含辛茹苦,為公益事業奔波勞累,幫助他人度過艱難;無數的公益人為追求公益的理念,甘守清貧、矢志不渝,放棄富裕優越。當他們取得公益成就、奉獻拳拳愛心的時候,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步入了新的弱勢群體,由于做公益而至于此,凡支持、理解公益的人,凡感動于公益的人(或組織)怎能無動于衷呢,怎能不以更深切的心去關懷幫助他們呢?
關懷他們是道義的公平。有關公益組織發起了益人義助基金,旨在幫助由于受到重大變故,在一段時間內失去主要生活來源和工作能力的全職公益人(任職兩年以上)或公共利益行動者,這是極好的事。公益講究的就是公共利益,凡屬困難群體都在公益范疇。不能因為從事公益事業就應該做苦行僧,就應該出于高尚的人格拋棄正常所得所享。就算我們不希望從事公益的人都出現窘境,但一旦出現,由于他們的超額付出,就應該得到超額的補償,這是社會道義公平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