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也會“哭窮”?還敢在醫院大型LED屏上與縣政府部門叫板,肯定是迫于無奈。這家醫院已欠醫藥公司1100多萬元的藥款,醫藥公司已停止向醫院供藥,醫院正常的醫療秩序被打亂。在這種情況下,醫院肯定得向政府部門就此事進行溝通,但一值沒有得到解決,于是,醫院想出這種“絕招”,無非是想引起社會的關注和政府部門的重視,使醫院度過難關。試想,如果不是無奈,作為一個醫院單位,誰愿意得罪握有大權的有關部門,誰愿意給來院治療的病人造成恐慌,把病人趕走呢?
浙江省仙居縣第二人民醫院出現這種困境,源于2011年仙居縣開展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支付方式改革。應該說,這一改革出發點是好的,無非是想控制控制高昂的醫療費,減輕病人的負擔。但隨著病人報銷比例的增加、藥品采購價的上漲,醫療成本的增加,顯然這一改革方案已落后于當前的形勢。財政撥款如果仍按原標準撥付,勢必會造成醫院“虧空”。出現這樣的問題,估計已不是一天二天了,也不止仙居縣第二人民醫院這一家。既然早就出現了問題,有關部門為何不對癥下藥,拿出解決問題呢?這就反映出這有關部門死搬教條,也暴露出了有關部門對病人生命的極端不負責任。
病人的生命高于一切?,F在仙居縣第二人民醫院因為資金短缺,已經無法采購進口及較昂貴的藥物,就連治療肺部感染、支氣管炎等一些常用藥物也出現了短缺。醫院不僅無法保證大型手術的用藥,而且醫護人員的工資都出現了拖欠。也就是說,這樣的醫院很難保證病人的正常治療,醫務人員也已人心不穩。那么,誰來對病人的生命負責?目前,“通告”已起了作用,仙居縣相關部門就這個情況臨時召開緊急會議,商量妥善解決這個問題的對策。
由此看來,仙居縣第二人民醫院在大型LED屏上與縣有關部門“叫板”,雖然有點“極端”,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那么,有關部門應該想一想,為何非要等到醫院做出這種“極端”做法后才緊急討論對策呢?為何非要等到病人躺在手術臺上無藥可用的時候才開會討論呢?為何政府部門和醫院之間的“戰爭”一定要讓百姓遭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