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踩踏事故已過去數日,無數人悲痛之余更陷入到反思當中,有人分析悲劇造成的深層原因,有人思考悲劇的直接原因,有人建言獻策、督促城市查缺補漏,這些都體現了社會各界對生命的尊重與關心。筆者以為,當務之急公眾應盡快補上“急救知識”。
梳理包括上海外灘踩踏事件在內多起安全事故不難發現,除了人們麻痹大意、安全意識松懈、相應的應急措施不到位外,當事人們“急救知識”的欠缺也是造成人員重大傷亡的重要原因。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人們很容易陷入恐慌,很多人相應的“急救知識”欠缺,一旦發生人員受傷,對待如何避免二次傷害、如何為專業醫療救護贏得時間等方面上,很多人都束手無策。這也是為什么醫療人員雖趕到現場進行處置,后續依然有人傷亡的重要原因。比如此次上海外灘踩踏事件中,臨時隔離區域內集中的傷者越來越多,卻幾乎沒有新的懂急救的志愿者加入。這反映出當前公眾急救教育嚴重缺失。
安全事故人命關天,有效急救一馬當先,而現實是公眾“急救知識”的集體缺失,無法滿足應對安全事故的需要。特別應意識到,查缺補漏、建立健全相應的安全保障機制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尚需一定時間,而“急救知識”一旦短期內普及提高,則能一定程度上滿足人們應對一些突發事故的當務之急。眼下,新春佳節即將來臨,城鄉之間、城城之間人口流動數量比平時增加,很難說沒有安全隱患存在。在春節前的這段時間通過各種渠道為公眾進步“急救知識”,提高急救能力,未嘗不是一件有備無患、街燃眉之急的好事。
因此,必須盡快補上公眾“急救知識”缺失的“欠賬”。一方面,政府應將“急救知識”作為當前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通過不同形式、不同載體,向公眾普及;另一方面,公眾、媒體等應切實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宣傳、推介各種“急救知識”,讓全體社會成員對一些“急救常識”入腦、入心;再一方面,一些特殊群體,如警察、教師、公交車司機等應重點學習掌握群體“急救知識”,以便第一時間內處理各種突發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