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一年級小姑娘萌萌很開心,因為她領到了一張數學寒假作業“免寫卡”。數學考了100分,就可以免寫寒假作業。這是南京某學校一年級數學老師對學生實行的獎勵政策。(1月31日《揚子晚報》)
與之前的“作業免做券”和表現好的學生“免考”一樣,寒假作業“免寫卡”引來眾多網友點贊:是教育創新、是因人施教、可促進減負,等等。筆者以為,這都是學校(老師)為使學生考取好成績、班級獲得好評價而想出的所謂“妙招”,其負面影響不可小覷。
考100分就可以不寫作業,這等于告訴學生,考試不能出一點錯誤才可得到老師的肯定和獎勵,這對其他同學不公平。同時,在學生心中還會形成一種觀念,只有考試奪滿分才是優秀學生。做作業成了一種懲罰,讓那些考99分、98分的學生情何以堪。
有專家表示,把“不做作業” 視為一種獎勵,給學生帶來的隱含導向就是“作業是有害”的,完成作業是一項“苦差事”。久之,會加劇他們對作業的怨恨感和排斥感。隨著學業難度升級,領取“免寫卡”的難度也會加大,就難以從固有的作業習慣中調整過來,給他們長遠的學習帶來不良影響。
再說,考100分的學生知識掌握未必比其他同學全面、綜合素質未必比其他同學高,只是在一次階段性檢測中,分數比其他同學略高而已。寒假作業系統全面,對鞏固所學知識很有益處,再優秀的學生也不一定能把其中每道題都答對。不做,豈不失掉了一個溫故提高的好機會?
一般來說,分數高的學生有較好的學習習慣,寒假作業他們會很樂意去完成。因考分高就讓他們不做作業,其實是在縱容學生犯錯。有可能破壞其良好習慣的保持,助長他們的自負情緒,還會讓其他同學心生不滿,甚至會疏遠或孤立他們,不利于營造良好的班級管理氛圍和培養和諧健康的同學關系。總之,“考100分免寫作業”的特權,學生不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