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家教育政策的調整,不僅教育投入不斷加大,教育觀念的更新也是日新月異。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卻是,我們許多的教育機構、教育工作者、群眾、家長等受固有的傳統觀念所限,很難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譬如說重城市輕農村、重應試輕素質、重普教輕職教等觀念仍普遍存在。
湖南省即將施行的勞動力素質提升培訓計劃,尤其是貧困山區中學畢業生可免試免費讀技工院校的政策,其出發點無疑是極好的,但是受傳統教育觀念的桎梏,其成效恐怕仍不容樂觀。一是來自于社會、家長的觀念。“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學而優則仕”的觀念長期存在,使得人們總是對普通教育情有獨鐘并從心底排斥職業教育;“寧選貴的,不選對的”——一種盲目攀比的思想在不斷抬頭,許多家長都認為優質教育資源絕大部分都集中在收費高的學校,只有把孩子送往這些學校就讀才有面子,才能體現自己的能力,才是對孩子的成長重視,對他們的未來負責。更甚的是,他們還認為國家對職業教育乃至義務教育的減免學費等惠民政策,只是對“窮人”的一種“施舍”,而他們認為自己肯定不屬于這一類“窮人”,當然就要對這種“施舍”說不!所以,在孩子就讀學校的選擇上,這些家長根本就是對國家的減免補貼等政策不屑一顧,寧愿想方設法去給孩子選擇一些并不適合他們實際的學校就讀。
其二是來自于學校、老師的觀念。不可否認,現在還有許多技校類的職業學校并沒有真正端正辦學思想,功利才是他們最大的追求。因此,為了招攬生源,他們扭曲了國家減免補貼政策的原意,把這作為一種學校的“施舍”許諾給家長、學生。而且,為了迎合社會上的世俗教育觀念,他們在教學理念上,也還停留在追求與普通高中、高校相似的教學方式,但是,就讀職業學校的學生卻大部分對文化知識的學習存在困難,這就導致了學生們學習文化、技能“兩不像”,使得學校、老師形象、聲譽受損,這也更加劇了家長心目中“職業學校學不到知識技能,反而耽誤時間,上學不如進廠”的觀念循環。
所以,當我們推出勞動力素質提升培訓計劃,加大免試免費“帶補貼”的惠民政策力度時,還需先做好幾項工作。一是加強職業學校的師資建設,從加強師德修養,改變教學理念開始,既不“自卑”職業低人一等,也不自欺是在“治病救人”,從根本上改變職業教育師資群體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二是加強學校自身建設,狠抓教育教學質量,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更重技能訓練,培養成出更多技能過硬的優質人才,從而能夠真正抬頭挺胸地宣告“我們的職業教育無愧于人民”。三是加大宣傳力度,改變社會、家長固有的教育觀念。有了前面兩點的正面形象,才能有宣傳的事實基礎,才能真正讓家長、學生逐漸扭轉觀念,心甘情愿地加入到做一個普通、平凡但又有理想、有追求的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大軍中去。
既能以德育人,又能培養出學生過硬的技能,更兼之免試免費“帶補貼”的優惠政策,試想,這時還有誰會認為這只是“施舍”而不是機遇?誰還有理由拒絕這能夠真正提升自身素質的絕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