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陳光標建議5·12為中華慈善日
2009-03-22

陳光標建議5·12為中華慈善日

2009年3月22日  來源:人民網

  東方網3月22日消息:日前,“中國首善”陳光標再提慈善倡議,建議將“5·12”汶川大地震紀念日以政府名義設為“中華慈善日”,以此體現全體中華兒女共同關注慈善、參與慈善、奉獻愛心,讓中華民族“守望相助”、“樂善好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等傳統(tǒng)美德。

  我國是一個災害較多的國家,因地域遼闊,多民族共存,人口眾多,社會保障體系還非常薄弱的國家。目前,我國每年有6、7千萬的災民需要救濟,6千多萬農村絕對貧困人口和城市低收入人口需要救助。另外還有6千萬殘疾人、1.4億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和眾多的孤兒、流浪兒童需要社會提供幫助。因此非常有必要設立一個“慈善日”,倡導人們自覺地參與公益慈善活動,以公益慈善的方式過節(jié),讓慈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震驚全國,這場8級的地震給四川的同胞造成了巨大的創(chuàng)傷和痛苦,災害突如其來,震撼著每個人的心靈。從5月12日起,全世界華人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無數人牽掛四川,各地人民紛紛捐款,捐物。“5·12”使得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空前提升,也極大地激發(fā)了中華兒女的愛心。因此,“5·12”不僅僅是中國人民愛心閃耀的標志日,更是全體中華兒女愛心閃耀的標志日,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團結精神的象征日。將這一天設立為“中華慈善日”,可以充分體現中華兒女一家親的民族凝聚精神,更可以充分激發(fā)華人的強烈愛心。

  陳光標說,“守望相助”、“樂善好施”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推進慈善事業(yè)的發(fā)展也變得尤為迫切。慈善無國界,慈善也不分種族、民族和信仰,我們需要一個共同的慈善節(jié)日來紀念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精神,喚起更多中華兒女的愛心,也可以加強我們中華民族的凝聚力。“5·12”大地震的創(chuàng)痛已經過去,但在這場災難中體現出來的強烈愛心和高度民族凝聚力卻深深根植于我們心中,“5·12”無疑非常容易喚起我們華人那顆金子般善良的心。為此,陳光標倡議,在5月12日這一天,全體中華兒女都要奉獻自己的愛心,因為慈善是沒有門檻的,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哪怕是從乘車讓座、扶起路邊倒下的自行車這樣的小事做起,積沙成塔,集腋成裘之效。在“慈善日”前后,開展全國性的慈善宣傳。(利用教育、講演、義演、交流研討活動、表彰慈善先進典型,在學校、工廠、社會各從階層舉行各種形式的慈善捐贈、慈善義賣、慈善救助的活動,使青少年等社會各階層了解和體會“慈善日”對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將“慈善日”變成社會公民集體獻愛心的紀念日。這有利于向民眾和世界表明中國政府關注弱勢群體,關注社會公平的決心,號召大家人人獻出一份愛心,吸引海外同胞共同為中華慈善事業(yè)做貢獻;有利于進一步營造支持慈善事業(yè)為榮、參與慈善事業(yè)高尚的社會氛圍,積極傳播慈善文化,鼓勵慈善行為,提升公民慈善意識;有利于鼓勵民間慈善機構的建立和發(fā)展;有利于加強與世界慈善組織的溝通協(xié)作,不斷推動中國慈善事業(yè)快速發(fā)展。

  在建議設立“中華慈善日”的同時,陳光標先生還建議加強慈善組織資金的監(jiān)管力度、提高慈善組織工作人員的素質,以真正管理好、使用好愛心人士捐贈的資金和物資,保障慈善事業(yè)健康發(fā)展。5·12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全國各地的慈善組織都收到了很多慈善捐款,據了解,目前仍有數百億的定向捐贈給汶川大地震的善款沒有用于災區(qū)。為此,他建議,由國家審計署授權四川、陜西、甘肅等受災省區(qū)審計廳聯(lián)合對全國各大慈善組織、基金會的慈善基金進行審計,發(fā)現定向捐贈給災區(qū)的善款沒有用于災區(qū)的,應及時調撥給災區(qū)使用,或設立專戶專項使用,給所有關心和支持地震災區(qū)重建的人們一個公開透明的交代。

  陳光標說,各級慈善組織募集到的慈善資金一定要管好、用好,派專人進行慈善捐助對象的調研,讓最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確保把錢用在刀刃上。他建議,慈善組織每年接收到的捐款,至少要有70%在當年使用出去,并堅持公開透明的原則,捐贈的錢用到了哪里,怎么使用的等等,要出具一份詳細的清單給捐贈者,這樣,既有助于讓捐贈者放心,有助于接受社會監(jiān)督、減少質疑,也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人放心捐贈,促進慈善公益事業(yè)的大發(fā)展、大繁榮。

  慈善事業(yè)是一項奉獻愛心、傳遞愛心的特殊工作,應確保從業(yè)人員的素質。陳先生建議由公安、民政、工會、共青團等組織在對各級慈善組織工作人員的錄用上共同把關,提高慈善組織工作人員的準入門檻,比如規(guī)定必須要有參加志愿者工作、社會服務、捐款捐物、義務獻血等經歷,或受過見義勇為、拾金不昧等表彰的人員,才能進入各級慈善組織工作。

  不久前,陳光標曾號召企業(yè)家和富人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幫扶。對此,他也早已胸有成竹:他打算帶領他的江蘇黃埔公司對每個少數民族拿出100萬元來對口支援,幫助他們改善基礎教育、衛(wèi)生、文化設施條件,并以此帶動更多的企業(yè)家和富人參與進來。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fā)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fā)展基金會@她創(chuàng)業(yè)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yǎng))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yè)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