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過去,使用哈達有一定的規矩、規格和形式。首先,官場使用哈達的規矩較為嚴格,一般不使用內庫哈達,只有噶倫和秘書長們向達賴喇嘛賀新年時敬獻的才是內庫哈達。他們平時向達賴喇嘛敬獻的也都是阿喜哈達。平日里,各級官員都得按自己的身份或名號去使用哈達,不能越軌亂禮。私人和民間用哈達也有一定的規矩和形式:按約定俗成的規矩,對上敬獻,對下賜給,平級之間互贈,前輩同輩和晚輩之間也是如此,都有一定的規矩和講究。 對上呈獻哈達要雙手捧上,將右手一頭先端呈于方桌或通過代理人轉獻;將哈達賜給下級時,一般把哈達系于對方的頸項;平級之間則把哈達捧送給對方手中。根據不同的用場,哈達的敬獻致送的方式也有所區別。 使用哈達的場合相當多。紅白喜事、迎來送往、求決致謝等等哈達都能派上用場。根據不同的用場,哈達的折迭方式也不同,一般講有訪問式折迭法和敬獻式折迭法。 當今,在人們的社會交往中,哈達的使用比過去更廣泛、更普遍,這是無可非議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濫用現象,加之不講什么規矩規格和致獻方式,致使一個好端端的社交禮儀形式,搞得著實有些庸俗化。 誠然,過去在使用哈達的規矩和方式之中固然存在封建等級的文化觀念,但應切記,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特別是作為人們社會交往中的禮節,正是以一定的規矩和形式為主要標志的。因此,我認為過去使用哈達中的封建等級觀念和繁文縟節是不足取的,但是一定的規矩和必要的形式還是必要的。(巴桑羅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