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到底該不該給老人讓座?(轉貼)
2006-05-22

您一定說,讓,當然要讓。那么,問題是怎么讓呢?我找了一些很多關于讓座的案例,歡迎大家討論。

  1. 前些日子,在北京某公交車上,一個小伙子因為跟女朋友在一起不給老太太讓座,結果與人發生口角,爭執過程中老太太吐了小伙子一口,小伙子回頭就給了老太太一巴掌。此事經媒體傳播后,引起了很大轟動。

  小評:小伙子是不對的。但是老太太更不對。就像作家周國平曾經寫過的一篇文章,人都會老,老了之后要給自己很多原則,其中他給自己定的一個目標就是絕對不倚老賣老。老人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讓年輕人尊重,首先自己要有一個好的形象。

  2.兩年前,我在沈陽工作,幾乎連續奮戰兩天兩夜,非常疲憊。一早坐公車,累得幾乎快撐不住了,好不容易逮著一個座,剛想睡,就給一個老人讓了。我站在那里,看著剛剛晨練歸來的老人滿面紅光,自己真想坐到地上……后來,再有這樣的時候,我就把臉朝向窗戶,堅決不讓,別人可能鄙視我,但我在那家周報超級疲憊的工作讓我很堅定地做一個壞人。

  小評:我像有些年輕人不讓座可能也是有原因的,也許他喝醉了,一動就惡心;也許他太累了,你無法想象的累;也許他病了,生病又不分老少。不讓座,有的時候應該是可以原諒的。

  3.我經常坐北京的10路車。人很擠,而且老人特別的多,基本上坐著的都是老人。值得一提的是,跟10路線路一樣的專線車是專門為老人和殘疾人準備的,車門很低、車內很平坦、座椅舒服、有空調,但因為票價是2元,月票無效,老人們寧愿去擠車梯很高、開起來咣咣當當的普通車。而專線車經常只有幾個乘客坐,空著大量的座位。

  小評:我不認為這是因為老人沒有錢坐專線車。他們多數應該有一些退休金,即使沒有,一般北京家庭的收入都還是可以的,老人的一點車費還是沒有問題的。既然公交公司有專門為老人準備的線路,那么跟本沒有必要為省一兩塊錢,去擠很危險的大公交車。

  4.(轉)據上海《東方早報》說了這樣一件事,患肺癌老人朱祥林坐車去醫院復檢,老朱肺癌手術后右上肺切除了三分之一,縫了38針才保住命。可是車上擠,老朱覺得呼吸困難,苦苦哀求十多分鐘,售票員動員四次,沒人讓座。一乘客忍無可忍,指著朱祥林旁邊的一位中學生咆哮,“你,把座位讓給老先生!”朱祥林終于有了座位。

  小評:這消息一出,有讀者就說,車上的人都是禽獸不如。但也有人說,身體不好還擠公交車,打的唄!你看,這話問得還真有水平。為什么不打的?有兩個人咱們都得認識一下。西晉惠帝司馬衷時,年年水災,很多地方出現了餓死人現象。大臣報告了皇帝,這位皇帝就很奇怪:“何不食肉糜?”法王路易十六時候,人民處在饑餓的邊緣。當時,王后瑪麗安東瓦內特聽到人民挨餓的消息,她插嘴說:“人民沒有面包,為什么不吃蛋糕呢?”

  以上幾種觀點我在網上找到的。我想,錢,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事兒。甚至是這個話題的一個前提。

       5.(轉)某地某日下午,75歲的老人廖賢偉在臺涌站上了一輛公交車,從此走向了人生終點。由于無人讓座,車子開了不到100米,一個并不緊急的剎車,年過七旬的老人沒站穩,一下摔倒在階梯上,就這樣離開了人世。

  乘客陳女士說,老人臺涌站(海珠區石榴崗附近)上車的時候,車上的人并不多,但座位剛剛坐滿。但沒人起身讓座,老人上車后就站在司機后面,扶著豎桿。“當時路面比較顛簸”,車子開出不到100米,一個并不緊急的剎車后,老人“撲通”一聲摔倒在上車的階梯上。

  坐在前面的乘客趕緊將老人扶起,并讓他坐在司機身后的第一排位置上。坐在斜對面的林先生看到老伯的頭隨著巴士顛簸,不停地撞在窗戶玻璃上,“最后很大力地撞了一下后,頭就垂了下來。”坐在老伯后面的乘客隨后用手扶住他的頭,其他乘客不停用廣州話催司機趕緊開車去醫院。

  陳女士說,一路上司機也沒有再停下車,大家都以為司機是開車去最近的省第二人民醫院。可是到了醫院,司機卻越過醫院將車一直開到了赤崗站。“所有乘客都非常激憤,大聲罵司機干嗎不在醫院門口停下。這時候司機漲紅了臉,說他聽不懂廣州話,也不知道附近就有醫院。”

  陳女士撥打了120急救電話,但等了一會車仍然沒到,司機就在大家要求下將車直接開到醫院門口。

  聞訊趕到急診科的廖老伯的老伴在去世的丈夫前傷心地哭起來。廖老伯的兒子告訴記者,75歲的父親有高血壓,心臟也不好,可是越老越喜歡坐公交車到處走,家人一直不許,就怕他哪天出去就回不了家了。

       小評:無語。

  6.(轉)今天坐公交車,一個步履蹣跚的老人b上車了,車上的年輕人視而不見,一位老人a起身讓座。

  讓座的老人a問上車的老人b:你多大了?

  老人b回答:86了。

  老人a說:我覺得我比你硬朗。

  老人b問:你呢?

  老人a說:我比你小10歲~

  小評:老人更了解老人的身體狀況。

  7.(轉)在寧波,老人的公交卡是免費辦,也免費乘坐的。既然有免費班車可以乘坐,那當然不會選擇走路,何樂而不為。有些老人往往擠在人群中,而卻只坐一站路就下車了,這又何苦。一個公交車內空氣難免渾濁,對老人身體也不好;二來也對上下班趕時間的上班族們造成一定的困擾。老人身體不便,走路也晃悠悠的,上下車顯得慢,時間上也造成耽誤。有時連司機都難免苦笑。

  前兩天寧波就有發生這樣一件事情。一老太太下公交車,走得慢了點,老太太還沒完全下公交車,公交車司機未發覺,就發車了。結果老太太摔傷,休養在家。這是一個例子。當然我不是反對老人坐公交車,這是每個人的權利。但要看何時何地。在下班時期,上班族們已經苦累了一整天了,能擠上公交車也以萬幸;能有個座那真是上天保佑。卻在此時還要讓開座位給買菜回家的老人,心里難免不舒服,但又無可奈何。

  小評:老人喜歡晨練,總是在上班高峰買菜回家。對于一些擁堵成病的城市,這確實影響了交通狀況。但問題是,這是不可避免的,既然無法避免,就要想出更好的解決辦法。

  8.(轉)武漢晨報訊 上車主動給老人讓座,這體現了一個公民最基本的道德素質。然而近日在無錫的一輛公交車內竟發生了這樣一幕:一女孩主動給老人讓座,竟遭到母親的訓斥和責打。

  據了解,2月9日下午,73歲的王老太上了一輛11路公交車,因為車廂里乘客多,腿腳不太方便的王老太只得站在車里。一名十三四歲的女孩站起身來給王老太讓座。哪知那位母親卻不讓老人坐。這位婦女看樣子惱羞成怒了,對孩子說了一通“教育”的話,孩子不服氣,頂了她幾句,這位母親竟然揚手打了女孩。女孩當場忍不住委屈地哭了。

  小評:相信這樣的母親絕對是個例。

  9.(轉)一位8旬老人47次乘坐公交車竟無人讓座。15日,武漢市就此召開座談會,呼吁市民能文明乘車。

  本月6日,一位年近8旬的離休老干部向武漢市委副書記殷增濤傾訴:他曾48次乘公交車去醫院看病,只有一次享受過讓座的禮遇,其余47次均是一直站到下車。

  小評:在很多地方,確實沒有形成給老人讓座的習慣。公交部門也沒有要求乘客這樣做。

  10.(轉)南京消息:“您好,請給老年人讓座!您好,請給老年人讓座……”26日下午,在擁擠的北京102路電車上,一名老人手拿的小機器連續發出“讓座”聲音。一名坐在座位上的年輕女子被“讓座”聲打動,為機器的主人范大爺讓了座。

  小機器清晰響亮的“讓座”呼聲,引得許多乘客轉身側目。范大爺坐下后,向記者介紹起了他的小發明。他說他已70多歲了,搞了一輩子電子技術,看到有些年輕人坐公交車不讓座,去年11月份他就搞了這個小發明。

  “聽到它發出的聲音,80%的年輕人都會讓座。”范大爺很自豪,“將來再把它改進成中英文雙語,體積再小些,以便攜帶。”一位中年乘客講,范大爺這樣做可能會激起年輕人的反感,本來想主動給老人讓座,這樣一“喊”,結果可能適得其反。而乘務員對老人的做法表示理解。

  小評:如果需要機器,這個社會就更添更多笑話。

  11.(轉)這是一個學生在網上提出的問題:該不該讓座?過去看到過一個討論,說在北京郊外工作的工人下夜班,正趕上老人們西山晨練回家,傳統美德,應當給老人讓座,而工人們說,我們工作了一夜,難道不需要照顧,真是老人體弱我們也就讓了,但他們去晨練,想舒服就別這么一大早出門。該不該讓座?

  同樣,青年人上了一天班回家,老人在游園打了一天的牌,又該不該讓?

  乘公交車的時候,經常能看到青年人不給老人讓座,請問老人是否該打青年人? 

  小評:這是另一種視角。我想繼續問的是:如果老人身體很好,需要讓座么?

  12.(轉)昨天中午12時20分,正在南京鳳凰西街魚苗塘行駛的一輛18路公交車上,一名約20歲的女孩拒絕給一個殘疾老人讓座,引來周圍站客強烈不滿。一名男乘客掏出一張百元鈔票使勁抽打女孩的臉蛋:“一百元錢就是你的,讓不讓,讓不讓?”

  小評:這是一個極端的舉動。但應該代表一部分的氣憤。

  13.(轉)這是網上傳播很廣的帖子——標題:我堅決不給老人讓座

  今天不得不說了 我已經郁悶了好長時間了!

  我是一個單位的小職員,每天上下班都的作公車,而且公車經過我這站地的時候一般都會有座,而在我的下一站會上來很多人,往往會上來很多的大爺大媽,我往往會把作為讓給它們因為我深知老人不容易 大家誰都有老的時候 而且我們的社會里面也有尊重老人的傳統, 甚至到 我看到一些小青年不給一些老大爺大媽讓座自己會使勁的瞪人家幾眼,心里想這個人怎么這樣呢 真沒有公德!!!

  但是最近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讓我從新來考慮讓座的??學生為了幫一個被搶的大娘被歹徒刺死, 然而當學生家長尋找當事人的那位大娘的時候 大娘卻怕事的走開了! 

  我們試問大娘你對一個為你付出的生命的年青人作出了什么? 你的良心呢?你的做法可以表現出一個長者的風范么?

  現代社會里面人們的 道德觀念和思想品德 已經被金錢所擊倒,在出現出題的時候一般的老人沒有表現出一個長者的應該表現出的鎮靜穩定 而是躲躲避避 藏藏逆逆 生怕事端到身啊……

  小評:有很多人鄙視這個帖子,也有很多人贊同這種觀點。我一時不知該說什么。

  14.(轉)廈門公交讓座的文明風氣全國聞名,近日有一位市民在網上發布了他的公交“讓座原則”,其中“在上下班高峰期不給老人讓座”的原則,激起激烈爭論。 

  這位網名為“不蒸饅頭”的所謂原則如下:“一,孕婦或者是抱小孩的家長,無條件讓座;二,無人陪伴的小孩,生龍活虎的,一律不讓;三,老人家,腳步穩健的,那狀態比我好,不讓;四,足夠老的老人,在上下班高峰期,不讓;五,還是足夠老的老人,非上下班高峰期,那當然是讓。” 

  他說:“上下班高峰期我們擠公車多辛苦,好不容易天上掉個餡餅,有個座位,您老人家還湊什么熱鬧,難道不能避開這段時間再出門嗎?” 

  附和者越說越大膽。網名叫“小鴨子呷呷”的網友稱:“凡是抱小孩的和孕婦我都讓座,殘疾人我會假裝要下車了給他們騰出座位,我不給老人讓座。”更有一回帖者稱:“看心情,心情好,什么人需要我都會讓,心情不好,看誰都不讓!”

  有人對此評論曰:

  以法律來說:不給老人讓座不觸犯法律

  以個人經濟來說:給老人讓做是沒有什么回報 劃不來

  以國家經濟來說:老人要是摔著了 受傷了 帶來的是消費

  以社會來說:老人沒有社會價值 只是浪費國家資源

  以老人心態來說:老人心里一涼 我一上來馬上就有人給我讓做 老了 老了

  以道德來說:什么是道德 現在的社會好像越來越不需要這個東西了

  以其他人來說:你不讓不會有人說你這個人怎么怎么

  以自己來說:自己舒服最重要 還有那么多站呢

  以概率來說:你再次遇到這個老人的概率基本為0 

  小評:讓吧。

  15.這是朋友提供的一個案例:她是一個女孩,每次坐公車遇見老人肯定會讓座。有一次,一個老人剛坐下(就一站地)就下車了,座位就被別人占了。女孩就說就一站地還這么麻煩(從車門到座位距離很遠,人又多)。結果老人說:“我就愛折騰,你管得著么?!”

  小評:不知道這個女孩以后還會不會熱情地讓座。

  以上是我準備了很長時間、找來的一些關于給老人讓座的案例。盡管這個話題已經被討論過好多次,但最近又出現了很多違背傳統觀念的觀點。我們不能很隨便地就否定了。

  讓座,已經不是我們社會的一件小事。你有什么樣的看法,你有什么樣的經歷。歡迎一起討論。

 沒人讓座?咱自帶板凳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