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公益募捐平臺“99公益日”進入第五個年頭,這個起源于中國的創新公益平臺正以一種深耕姿態,再次創新機制,介入基層的毛細血管末端。經過規則提案、專家評議、公益機構溝通,最終制定了2019年99公益日新規則,新規則更強調透明化、強監督的制度建設,也更強調“人人公益”的生態構建,公益真正能從人民群眾中來,又能夠深入到人民群眾中去。
“子母計劃”策動全民投入公益據《人民網》報道,在巢湖市夏閣鎮元通村當書記的這一年,扶貧干部程進跟一座石板橋“死磕”上了,這座橋也是這個省級貧困村通往鄰村集市和學校的最快路徑。
2019年7月15日,程進在互聯網上發起一個名叫“貧困村里的趕集橋”的募捐項目,打算趁著即將到來的“99公益日”籌一筆善款,把這座小橋修起來。程進正式向騰訊公益平臺提交項目計劃至今,半個多月已經募捐到了五千多元。給程進提醒上99公益日籌款的是合肥市紅十字基金會的張妍主任,張妍主任是公益行業專業人士,非常清楚今年99公益日創新推出了“子母計劃”,讓“最基層”的團體也能夠進入公益實操程序。
據悉,99公益日借助騰訊公益平臺的“子母計劃”,籌款項目以子計劃的形式,掛靠在安徽省紅十字基金會的“皖紅扶貧行動”母項目下,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像程進這樣的駐村扶貧干部,得以更方便地在互聯網公益平臺上公開募集善款。類似巢湖市夏閣鎮元通村上99公益日籌款建橋的做法,將在今年99公益日的新規則下大量“開花”。
通過新規則的設置,鼓勵志愿者社群、興趣社群、企業團體、大學生團體、粉絲團、校友等為公益項目做主動傳播和公益倡導。對于積極參與的愛心團體,提供50萬曝光人次廣告資源(微信公眾號廣告)、99愛心團體證書、團隊案例定制包裝傳播,這種規則開源和公益工具,使得優質公益項目能下沉到群眾中去。
一億元激活公益組織成長力
今年99公益日的新規則進化,不但讓公益項目能夠“下沉”到最基層,讓真正需要幫助的群眾得到捐助之外,而且99公益日針對所有的99在籌項目,由騰訊基金會提供1億元非限定性配捐。
根據新規則的描述,這筆由騰訊基金會提供的1億資金,其中9000萬元用于獎勵在99公益日中發起公眾籌款及捐款人數均達標的公益慈善組織,從規則具體數據可見,并非規模越大的公益組織能夠得到獎勵,反而是策動群眾參與度越高的項目組織,越容易能夠得到獎勵。這種規則的科學性在于——讓更有群眾基礎和募捐能力的公益組織,無論規模大小,都能夠根據“成績”得到總額9000萬元的獎勵。1個億非限定性配捐中,還有1000萬元被用于行業培訓、伙伴培育、團隊激勵和第三方專業審計。
公益行業是專業水準要求非常高的垂類,往往公益組織又受限于財務狀況忽略自身培育,99公益日的新規則非限定性配捐正希望能夠提供合理資金,讓公益團隊能夠“有錢”學習。
以貓盟CFCA這個意科學保護中國野生貓科動物為目的而成立的公益環保組織為例,他們之所以持續10年能夠讓很多人愛上為貓科動物捐款,與他們在傳播側的專業性息息相關。比如貓盟創新性地在“創始人生日”節點進行事件傳播直接帶來了6000元捐款、講述團隊項目時,通過打造“艱苦野外調查”的人設方法論,實現粘性和高轉化……只有提升公益組織的專業能力,才能夠更好地做好公益慈善項目,而團隊專業技術能力的培育需要科學方法和合理成本,99公益日的1000萬元非限定配捐獎勵則創新性地落點于此。
公益監管史上最嚴三板斧
2018年,騰訊公益曾對近數千名網民進行調研“你理想中的公益項目,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特征”,結果發現,關注“公開透明”超過55%。公益是信任脆弱的行業,99公益日自五年前開始,便通過科技手段、規則設置試圖向公眾呈現一個透明理性的公益節日。今年99公益日,通過“100%財務披露+獨立審計+隨機抽檢”打造一個更透明健康的公益生態。
在過去99公益日的案例中,比如無錫靈山慈善基金會發起的“為一億乙肝人發聲”、愛德基金會發起的“歡樂國學校園行”等項目則接受財披監管,越是公開透明,影響力成長性越強,這給99公益日的信任影響力提供了保障。
今年新規則中,99公益日求參與的公益慈善類組織需在機構主頁上傳本機構2018年工作年報,公募組織還需上傳經過審計的財務報告;2019年前在騰訊公益平臺發起過籌款項目的慈善組織,需在2019年7月31日前完成100%發起項目的財務披露(需披露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財務信息);公募組織合作開展募捐的項目須完成90%項目數量的財務披露。
在99 公益日結束后,騰訊公益將會根據籌款金額排名分梯度分領域,隨機抽取一定比例的公益項目開展獨立審計,其中99 期間籌款金額排名前5 的項目將直接納入獨立審計對象范疇。騰訊公益還計劃聯合有關主管部門、行業專家、第三方機構隨機開展對公益項目的獨立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