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大約80%的中國人是文盲。如今,中國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達到99.95%,初中毛入學率超100%。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中國為什么能做到?
2019年4月17日,太行山深處,初中組男子足球隊隊員在分組對抗賽開始前互相擊掌
2009年10月30日,12歲的次仁在西藏阿里札達縣上小學
2019年4月1日,江蘇省無錫市揚名中心小學的學生賞春踏青
最近40年,中國教育快速發(fā)展,適齡兒童入學率已經超過世界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2018年,中國共有義務教育學校21萬余所,在校生近1.5億,接近美國總人口的一半。
教育在中國有多重要?
在中國,教育被認為是政府必須承擔的責任。1986年通過的專門法律規(guī)定,必須實施九年義務教育。
2008年3月13日,甘肅省臨澤縣第一小學學生放學回家。
2018年秋季,所有城市免除義務教育學雜費,至此我國形成了城鄉(xiāng)統一的義務教育普惠制。中國人堅持“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政府對于教育的投入在新世紀以來快速增長。2001年,中國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中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所用的時間,約是美國的四分之一、法國的六分之一。
2018年9月21日,廣西百色,平果縣希望小學的學生展示新書包
中國是如何建設學校的?
僅僅最近10年,中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面積就增加了40%以上,中國的學校也在配備越來越多的設施。除了政府,社會各界都對教育格外關注。為學校和失學兒童捐款,在中國社會是一種評價很高的公益行為。中國小學階段師資配比已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2018年4月23日,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新城實驗小學,學生們在校園圖書館讀書
如何讓農村貧困兒童都能上學?
2018年中國仍有1000多萬貧困人口,即使不需要繳納學費,讓孩子上學對于他們也是一項負擔。在中國,貧困家庭的孩子享受的待遇是:免雜費、免書本費、逐步補助寄宿生生活費。中國政府也對貧困家庭推行“一家一案,一生一案”,每個家庭、每個適齡兒童都有專門記錄。一旦輟學或可能輟學,社區(qū)和鄉(xiāng)村的官員要調動各種資源,保證這些孩子不會離開學校。這個結果直接影響官員的升遷。
貧困地區(qū)的每個村莊都要修建免費幼兒園,不僅提升學前教育質量,更使人們及早看到教育的重要性。政府也為農村兒童提供營養(yǎng)補助,減少家庭開支。
2017年11月1日,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民族中學的學生們在吃營養(yǎng)餐,該縣共有5.6萬名學生享受免費營養(yǎng)餐
2011年11月9日,廣西柳州市融安縣大良鎮(zhèn)中心小學,一名學生在吃免費午餐
在中國貧困人口最集中的14個地區(qū),對所有鄉(xiāng)村教師提供生活補助。現在,有超過80%的鄉(xiāng)村教師愿意繼續(xù)留在鄉(xiāng)村。
2018年5月18日,教師拉姆次仁在給聽障班一年級學生上數學課
中國人經常說“知識改變命運”,他們希望通過教育改變自己和國家的命運。讓每個孩子都上學,并且讓更多人從高中、大學畢業(yè),是中國迅速發(fā)展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