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
投入“洶涌”的考研大潮,是否能對將來就業有幫助?本報通過調查發現,多數碩士生期待5000元以上的薪酬。而用人單位則更多愿意給4000元以下的薪水。
滿懷希望來京
遍投簡歷無果
小于是一個喜歡平穩的女孩,她本不想離開東北老家,但是男友建議她到北京試試。看到同門師姐在北京找的工作還不錯,她就動了心。2005年10月份,小于來到北京。由于學的是文學專業,之前有在地方電視臺、報社實習的經歷,小于的求職意向一開始就很明確:希望進入中央級媒體。
最初小于是跑招聘會,研究生專場招聘會、各學校的招聘會,她都想辦法試過,但是并沒發現她期待的單位。后來有人指點她,各大媒體在網站上發布招聘較多,小于又開始緊盯網絡。只要有中央級媒體招聘,她就第一時間投出簡歷。但是令她失望的是,沒有一家通知她筆試。
小于無論如何也想不通:“我雖然是外地大學畢業生,但也是從本科起就讀的重點大學。我還有各種證書、實習經驗,這都符合招聘條件,為什么連個考試的機會都不給我呢?我師姐找工作時候,起碼還有個筆試機會呢。”
邊實習邊考試
兩地之間奔波
小于為得不到考試機會而煩惱時,她的師姐介紹她進入某中央級日報實習。“實習的那一段日子,心里稍稍踏實了一點,因為看到了點希望。”小于的師姐就是在這家報社實習后留下的。
隨后的一段時間,是為公務員考試準備的時候。小于報考的是中央機關,為了考出個好成績,她買了不少復習資料,邊實習邊學習。由于把考試地點選在了家鄉,小于不得奔波于兩地之間。
“三線”皆失利
失望返回家鄉
為了準備實習那家報社的考試,小于春節沒有回家,獨自一人在北京度過。然而,春節剛過,不利的消息就紛紛傳來。先是沒有通過公務員考試的筆試,接著實習那家報社的考試也失敗了。
小于沒有放棄,她把目標又鎖定在大型國企方面。不過讓她失望的是,雖然獲得了一些面試的機會,但并沒有單位明確表示可以簽約。轉眼時間到了2006年的3月,失望的小于決定返回家鄉找工作。臨行前,她告訴記者:“三條路都走不通,回家或許還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再晚了就來不及了。”
官方說法
就業暫無特殊政策
重點幫助困難學生
北京市教委學生處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在引導研究生就業方面沒有特殊政策,但市教育工委市教委領導特別強調要幫助在就業過程中遇到困難的畢業生。
市教委要求,就業率在北京地區平均水平以下的高校,要在提高就業率的同時,注重就業工作質量;就業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高校,仍要以提高就業率為重點,做好畢業生就業的各項工作。
目前,許多高校對每個畢業生的就業想法、思想狀況都進行摸底調查,要求班主任、輔導員做到與每一名畢業生至少談話一次,詳細了解畢業生的思想狀況及畢業后的想法等。
目前,已有大部分研究生畢業生找到工作,但具體統計要到七八月份才能出來。據悉,去年北京地區普通高等學校(含科研單位)研究生初次就業率為91.63%,高于本科、專科及高職的就業率。
專家建議
并非學歷越高越好
研發類碩士最搶手
針對調查中反映出畢業生的一些觀點,記者采訪了就業指導方面的專家。北京市就業指導中心任占忠主任告訴記者,對大學畢業生來說,并不是學歷越高,機會就一定越多。
任占忠說,過去曾有一段時間,用人單位比較重視畢業生的學歷,那時候對碩士生“搶”得挺厲害。近幾年,由于畢業生的數量明顯增加,各個企業在用人方面逐漸趨于理性,不再一味強調學歷。碩士研究生的優勢是研究方面明確,理論功底強,所以一些研究性質的職位對碩士需求較多。而一些實用型的崗位,較高的學歷也許體現不出特別的優勢。
智聯招聘資深市場推廣經理賀先生告訴記者,有些搞研發的行業,對碩士生的需求量大,比如電信、計算機等行業,這些行業需要研發人員有較好的理論基礎和功底,有獨立進行研究開發的能力,碩士生一般在這方面要優于本科生,所以不需要企業花太多時間去培訓,能馬上投入工作
來源:法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