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志愿者梅高峰在省腫瘤醫院捐獻造血干細胞。記者 丁友明 攝
7月14日上午,鄭州志愿者梅高峰、漯河志愿者李岳,分別在省腫瘤醫院、省人民醫院捐獻造血干細胞,救助兩位不到3歲幼童的生命。兩人也分別成為我省第878、879位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今年39歲的梅高峰是鄭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同時他也是一名獻血達人。迄今為止他已經無償獻血超過40次。說起獻血的初衷,質樸的梅高峰表示:“只希望能盡自己所能為社會貢獻點什么,即使力量微小,堅持下來也能創造奇跡。”
2018年1月,在一次無償獻血活動中,梅高峰了解了造血干細胞捐獻的相關知識,當時便毫不猶豫地選擇入庫,希望有一天能夠成功配型。
今年3月25日,梅高峰接到鄭州市紅十字會的電話,得知自己與一位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盡管當時新冠肺炎疫情還在肆虐,他仍毫不猶豫地同意了捐獻,他說:“既然當時選擇了入庫,就從沒想過臨陣退縮。”
與梅高峰同天捐獻的還有來自漯河的李岳,今年22歲,是在武漢就讀的一名在校生。因為疫情的原因,李岳的捐獻時間一再被推遲,但他沒有絲毫的退縮:“能夠配型成功,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緣分,從加入中華骨髓庫的那一刻起,我就做好了準備,只要患者有需要,我隨時可以捐。”(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京儒 通訊員 梅英 張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