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繁育的寄主蛹是去年11月就準備好的。2000公斤蛹被裝在十幾個大麻袋中,堆放在生防中心的冷庫里。
“明后天我們就要把寄主蛹從冷庫里取出來,緩溫之后開始進行削繭、接蜂等一系列操作。在正常溫度下,20多天后就可以出蜂,正好是蜂蛹相遇的最好時機。”侯崢嶸說。
生防中心大規模繁育周氏嚙小蜂是從去年開始的,目的就是為了對付來勢洶洶的美國白蛾。
點多、量大、范圍廣、來勢洶洶
根據市林保站提供的最新數據,截至22日晚7時,北京已有13個區縣、74個鄉鎮(街道)、512個村(點)、總共發現了27890頭美國白蛾越冬代成蟲。而去年同期,這一數字是700頭左右。
點多、量大、范圍廣、來勢洶洶,是有關部門對今年美國白蛾發生情勢的判斷。
北京市防控危險性林木有害生物指揮部第一次會議上周五在市政府召開時,來自園林綠化局、農業局、財政局、公安局、交通局、郵政局等部門的領導、各區縣主管區長或有關負責人坐了滿滿一會議室。
會上,通州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通州每戶人家都收到了1份美國白蛾宣傳折頁,防治熱線電話24小時開通;由區政府出資聘請的100位林果技術員已經被分配到鄉鎮和村子。
順義區則設置了村、鎮、區三級防治隊;巡查員小村1人、大村2至3人,總共978人;還新添置了300臺打藥機、800盞黑光燈。
市農業局的領導則提醒,農業植保站應該和林保站配合行動,密切關注美國白蛾對京城農作物的侵害。
北京適合美國白蛾活動
自2003年平谷金海湖地區首次監測到美國白蛾后,2004年,在順義、平谷、通州、大興和懷柔等5個區縣、25個鄉鎮、90個村(點)出現了美國白蛾蹤影。2005年則擴展到9個區縣、65個鄉鎮(街道)、933個村(點)。
2006年3月,國家林業局首次向外界公布了美國白蛾疫情:據2005年底普查結果,北京、天津、河北、遼寧4省市美國白蛾發生面積共238.93萬畝。其中,北京市發生面積0.93萬畝。
“從北緯20度到50度都是美國白蛾的適生區,北京正處于其中。”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甘敬分析了美國白蛾入京并擴散的原因:美國白蛾傳入我市時間短,天敵種群少,控制力尚未形成;受持續暖冬影響,美國白蛾越冬基數明顯偏高,進入休眠期滯后,解除休眠提前。
對于美國白蛾來說,擴張似乎是“小菜一碟”:它的成蟲可以靠翅膀飛越數百米;長途旅行也不成問題——幼蟲可以忍饑挨餓十幾天,照樣正常發育危害;化蛹后可以在長達5個月里不吃不喝,所以一年四季均可隨各種貨物、交通工具等做遠距離傳播。北京及周邊地區交通發達,人員和物資交流頻繁,無疑為美國白蛾入侵北京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
“今年,龍潭湖公園、天壇公園都有新發現(美國白蛾)。因為都是零星的一兩頭,所以我們估計,有可能是落在疫區的交通工具上被帶進來的。”甘敬表示。
“白袍巫師”暴食綠色
從照片上看,體長1厘米左右的美國白蛾一副“溫順”的樣子。而它的幼蟲的胃口卻大得驚人,這為美國白蛾贏得了一個恐怖的綽號:白袍巫師。
林保站副站長關玲展示了許多照片:黑黃相間的幼蟲,長著長長的毛刺,一根大蔥上竟然趴著10條;受害的向日葵通體發黑、垂頭耷腦;綠色的葉肉被啃光,只剩葉脈……“這是在臨近北京的村里拍到的。”
“美國白蛾具有暴食性,一旦爆發起來,一兩天里綠色就沒了。”關玲說:“據我們了解,北京有53種樹木都是美國白蛾的食物,包括市民熟悉的楊樹、柳樹、法國梧桐、泡桐,還有市樹國槐。”而在整個北方地區,有175種植物均是美國白蛾的美食。
在東北地區,美國白蛾一年發生兩代。而在北京地區的氣候條件下,美國白蛾一年可以發生三代。關玲算了算:一頭雌蛾按平均產卵600粒、60%成活率計算,一年內它的后代就可以達到3000萬;若按1000粒計算,一年內達到1.5億。“遼寧曾監測到雌蛾的最高產卵記錄是1900粒,那一年內就有10億。”
10億小蜂六月放飛
美國白蛾是可防可治的。只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除治,就不會發生大范圍災情。最早發現美國白蛾的平谷金海湖地區由于發現及時,處理徹底,3年來再沒有出現過白蛾的蹤跡。
“美國白蛾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4個階段,每個階段我們找到了不同的防治辦法。”市林保站站長陶萬強告訴記者,“18日我們已經監測到美國白蛾的幼蟲。照此推算,再過30天,也就是六月中下旬將是美國白蛾的化蛹時期。到時候看我們‘以蟲治蟲’。”他所指的便是生防中心正在加緊繁育的周氏嚙小蜂。
“以蟲治蟲”的辦法是中國林科院森保所的楊忠岐找到的。他在采集到的美國白蛾蛹中意外發現了寄生其中的一種不知名小蜂——后來就被楊忠岐命名為“白蛾周氏嚙小蜂”。這種小蜂體長才2毫米左右,卻擁有異常尖銳的產卵器,能刺透美國白蛾堅硬的蛹表皮。這些原本寄生在柳毒蛾、榆毒蛾蛹中的小蜂,如今竟然成了美國白蛾遭遇的中國本土天敵。
據專家估計,經過人工剪除網幕、部署誘殺型黑光燈、飛防噴灑藥劑,美國白蛾仍有三四成的幸存率。周氏嚙小蜂正好用來對付這些“殘余部隊”。陶萬強說:“我們今年計劃繁育10億,數量比去年多一倍。”
六月中下旬,這10億“天兵”將被放飛,肩負起保護綠色北京、綠色奧運的使命。 本版圖文/RJ172
鏈接
租飛機噴灑農藥進設備全面捕蛾
■本市針對美國白蛾成蟲和幼蟲的飛防已于5月16日開始。目前,已飛防137架次,噴灑農藥。“除了2架‘運五’飛機,我們今年還首次租用了1架輕型直升機,今春預計飛防450架次。”市園林綠化局局長董瑞龍介紹說。
■全市組建各種類型的防治隊伍362支,查防員1419名。其中,重點行政村每村落實查防員1至2名。房山、大興區分別組建了150人的專業巡查隊伍;平谷區為了便于開展查防工作,給查防隊員配發了袖標和工作證;延慶縣還與生態林管護人員簽訂了美國白蛾監測責任書。
■各區縣加大了防控資金的投入,全市已落實防控專項資金3000多萬元。
■全市新增防治器械855臺套,累計達到1355臺套;已購置各種防治藥劑30余噸、進口美國白蛾性信息素誘捕器1416套;新增誘蟲、殺蟲燈3925臺,累計達到13211臺。
■2006年,市、區兩級新增美國白蛾監測、測報點624個,總數達到1554個。
■市園林綠化局與河北省林業局達成了聯防聯治合作協議;與廊坊市政府、市林業局進一步溝通、交流,已支援廊坊市防治機械50臺,并在與北京相鄰的重點地區安排飛防70架次,現已飛防19架次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