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進入舊版
|
設為首頁
要聞
視點
觀察
專題
機構
培訓
教育
助殘
環境
動保
低碳
能源
智庫
明星
城市
企業
行動
幸福花開新邊疆:鄂溫克族“太陽姑娘”的光與熱
2020-08-10
來源:央視網
八月的呼倫貝爾大草原,蒼茫遼闊,與天相接。一場微雨過后,芳草的清香在濕潤的空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牛羊悠閑地低頭啃草,安逸而寧靜。
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烏仁與“太陽姑娘”家喻戶曉。烏仁不僅是民族手工藝品制作能人,還是當地婦女致富的帶頭人。
烏仁與記者分享她的創業故事
“太陽花”點亮新生活
在鄂溫克族的傳統飾品中,用牛羊的皮毛等制作的“太陽花”是常用的裝飾品,皮質的圓心象征太陽,四周的毛針如同陽光一般,烏仁說:“這代表我們鄂溫克族對溫暖和光明的向往。”
烏仁自小在草原上長大,高中畢業后被分配到家鄉的乳品廠工作。1995年,烏仁還被推選為自治區勞動模范。然而,當時乳品行業不景氣,烏仁家里主要經濟來源幾乎全靠畜牧養殖,收入并不穩定。
2005年,草原上興起牧戶游,烏仁開始嘗試接待游客。在經營牧戶游期間,她用自己手工制作的“太陽花”裝點蒙古包,還佩戴著“太陽花”飾品接待游客。
漸漸地,烏仁發現許多來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對“太陽花”非常感興趣,于是她帶著牧民姐妹開起了自己的手工坊。“為什么不做點‘太陽花’售賣呢?既可以把鄂溫克的民族文化傳播出去,又能增加一部分收入。”
烏仁制作“太陽花”及其他手工藝品的工作臺
烏仁說,自己從來沒學過美術,但每次賣出去的飾品,她都會記錄下客人買得最多的是哪一款,記錄下賣得最好的花色搭配。
烏仁帶領著幾個牧民婦女在家里制作半成品“太陽花”,然后,她按件付費,收回半成品進行二次加工。
“我給她們提供原材料,收回來再加工,她們在家就可以掙到錢,還可以照顧家庭,照顧牛羊。”烏仁說。
從草原走向世界
2010年,經多方奔走調研,烏仁決定發展鄂溫克民族手工藝,帶動更多人加入到產業脫貧的隊伍中來,她自籌資金六十萬元,創辦工作室,組織嘎查里六個貧困姐妹一起來到旗里,縫制鄂溫克族飾品“太陽花”。
剛開始一個“太陽花”的價格是40元,在一次展會上,一位老太太對烏仁說:“你的手工挺有價值的,是代表自己民族的文化,你也別賣得太低了。”老太太給了烏仁100塊錢,這份肯定讓烏仁特別感動。
從只會最簡單的縫制圖案,到裁剪成品皮樣,再到創新設計,從被動等著游客上門購買,到一年參加三四十次國內外展銷會,讓更多人看到鄂溫克族的手工藝品,烏仁不僅傳承了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工作室也從最初的手工坊發展成了公司,還不斷帶動著牧民脫貧致富。
2015年,烏仁團隊制作的“希溫·烏娜吉”太陽姑娘飾品成為自治區級非遺項目。2016年,烏仁被批準為自治區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與此同時,烏仁積極開展非遺文化保護傳承活動,培養了8名“太陽姑娘”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并派他們到全國各地參加比賽、交流學習。
也是在2016年,鄂溫克旗民族文化產業創業園建成,烏仁將公司遷至園區,員工也由最初1人發展到14人,其中5人是貧困戶。
烏仁先后在阿榮旗、扎賚諾爾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根河等地開展培訓,帶動數千名婦女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以2019年為例,烏仁扶助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12名,每人每戶增收近3000元。目前,已經有七百多人參與過烏仁團隊的訂單,其中有264人是貧困戶。
傳承的新生力量
艾吉瑪是烏仁的女兒,大學畢業后,艾吉瑪毅然回到家鄉與母親一起創業。
“很多人是網絡購物,但媽媽不會用漢語打字,就讓我做銷售工作,還教我制作各種非遺產品,拓寬了創作思路。”艾吉瑪的朋友圈分享了各式各樣的“太陽姑娘”衍生產品,如胸針、耳環、冰箱貼、手機支架、鼠標墊、車掛等等,她也在不斷探索著“太陽花”傳統與創新的各種可能。
艾吉瑪向記者介紹她手中的“太陽姑娘”
艾吉瑪利用互聯網平臺做線上線下推廣,擴寬了營銷渠道。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艾吉瑪的線上銷售優勢顯著,僅5月份制作的手工藝品銷售額就達到了3萬元,產品遠銷廣州、上海等地。
除了女兒艾吉瑪的加入外,烏仁還將民族手工藝品傳承推廣到了當地鄂溫克族的家家戶戶。
這位拿著彩色珠子的小姑娘叫英格蕊,9歲的她已經接觸鄂溫克族手工藝品兩年多了,她縫制的圖案將用于制作“太陽花”頭繩。她的媽媽是這家公司的員工,再加上奶奶也常在家制作鄂溫克族手工藝品,從小耳濡目染,年幼的她也早早加入到了傳承鄂溫克族傳統文化的隊伍中。
在鄂溫克旗民族文化產業創業園區里,烏仁還建立了“太陽姑娘”非遺體驗館,從“非遺+旅游”衍生出“非遺+研學”模式,探索出文化傳播與旅游產品融合發展的新途徑,僅2019年她就接待研學團隊70個,共計1500人,在讓小朋友們體驗到鄂溫克族獨特非遺文化的同時,也讓這些古老的民族非遺手工技藝推陳出新。
這些年來,烏仁獲得的榮譽獎項擺滿了櫥柜,她說這些都是對她的鼓勵,“我特別感恩特別感動,園區也免費給我們提供這么好的房子,我只是個普通牧民,只是帶動的人比較多一點”。
看到身邊的牧民生活得越來越好,鄂溫克族文化也得到了越來越好的傳承,烏仁不禁感慨,“我覺得我一直在潮流中,奔著走的感覺!”(校對宋春燕)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
相關新聞
每日廣而告之丨05月09日丨星期五
每日廣而告之|05月08日|星期四
每日廣而告之丨05月07日丨星期三
每日廣而告之丨04月30日丨星期三
每日廣而告之丨04月28日丨星期一
愛心行動
成都彭州市仁愛志愿者:第一批40余噸
新雷鋒青年志愿者協會:結核宣傳落實
新灣鎮志愿者應急救援隊:暴雪“五必
湖北武當山消防救援大隊筑牢冬季“防
一元罐愛孩子成長
每日廣而告之丨05月09日丨星期五
每日廣而告之|05月08日|星期四
每日廣而告之丨05月07日丨星期三
共
0
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公益訪談
公益中國網創始人王生成:公益和慈善急需進一步
【SRC·2022】公益中國網負責人曹勝利:公益,
【SRC·2022】北工商郭毅教授:以負責任的企業
【SRC·2022】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SRC·2022】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會長黃速建:
【SRC·2022】全球報告倡議組織董事呂建中:低
【SRC·2022】原農業部副部長劉堅:勇擔社會責
聾人律師譚婷:讓法治之光點亮無聲世界
董強:社會組織進入鄉村服務鄉村迎來時代機遇
金錦萍:互聯網公益的共生共創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