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吉林鎮賚10月12日電 (郭佳)時值十月中旬,吉林省西北部的白城市鎮賚縣葦海搖曳,百鳥爭鳴,700余只世界極危物種白鶴已經入境。尤為讓人驚喜的是,種群中有約13%的幼鳥。
鎮賚縣素有“中國白鶴之鄉”的美譽,境內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東亞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白鶴東部種群繁殖于西伯利亞東北部,在中國鄱陽湖越冬,莫莫格濕地是它們每年南遷的重要“歇腳處”。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學考察委員會委員潘晟昱表示,自然狀態下白鶴繁殖成功率低,幼鳥比例提升對這個極危物種來說極其重要,這意味著白鶴種群數量將會達到一個新高度。
莫莫格濕地擁有典型的內陸濕地與水域生態系統,成群結隊的白鶴或立于淺水啄食藨草,或孑然獨立梳理羽毛,或上下翻飛嬉戲打鬧,或迎風而起翱翔天際。
在莫莫格濕地的候鳥遷徙大軍中,白鶴只占一小部分。潘晟昱說,目前,濕地白頭鶴、白枕鶴、灰鶴加在一起有2000余只,雁鴨類、鷺類水鳥停歇數量更是達到10萬只左右。
近年來,吉林省河湖連通工程引入的嫩江水成為鎮賚縣的補充水源,城市、濕地受益匪淺。“這里的蘆葦、香蒲、菱等植物達300多種,每年近300種鳥類在此繁衍、停歇。”潘晟昱說。
潘晟昱率領的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鎮賚護飛隊在遷徙季格外繁忙,他們要走進鄉鎮、學校、社區開展巡護、宣傳、救助活動。“希望這兒能成為永遠的‘鳥的天堂’。”潘晟昱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