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盲人演員蔣燦與北京盲校“樂之光”盲童合唱團共同演唱歌曲《一個也不能少》。 10月12日,由中國殘聯主辦的“看見明天”國際盲人節公益音樂會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行。整場演出分為4個樂章,來自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以及中國盲協音樂與藝術工作委員會的30余位盲人音樂家表演了美聲、民族、流行等不同風格的聲樂作品和二胡、鋼琴、馬頭琴等樂器演奏,內容精彩紛呈。 新華社記者金良快攝
10月12日,志愿者協助參加演出的盲童走下舞臺。 10月12日,由中國殘聯主辦的“看見明天”國際盲人節公益音樂會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行。整場演出分為4個樂章,來自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以及中國盲協音樂與藝術工作委員會的30余位盲人音樂家表演了美聲、民族、流行等不同風格的聲樂作品和二胡、鋼琴、馬頭琴等樂器演奏,內容精彩紛呈。 新華社記者金良快攝
10月12日,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盲人演員蔣燦與北京盲校“樂之光”盲童合唱團共同演唱歌曲《一個也不能少》。 10月12日,由中國殘聯主辦的“看見明天”國際盲人節公益音樂會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行。整場演出分為4個樂章,來自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以及中國盲協音樂與藝術工作委員會的30余位盲人音樂家表演了美聲、民族、流行等不同風格的聲樂作品和二胡、鋼琴、馬頭琴等樂器演奏,內容精彩紛呈。 新華社記者金良快攝
10月12日,盲人音樂家龔樸(右)在音樂會上演奏馬頭琴。 10月12日,由中國殘聯主辦的“看見明天”國際盲人節公益音樂會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行。整場演出分為4個樂章,來自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以及中國盲協音樂與藝術工作委員會的30余位盲人音樂家表演了美聲、民族、流行等不同風格的聲樂作品和二胡、鋼琴、馬頭琴等樂器演奏,內容精彩紛呈。 新華社記者金良快攝
10月12日,盲人音樂家在音樂會上演奏。 10月12日,由中國殘聯主辦的“看見明天”國際盲人節公益音樂會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行。整場演出分為4個樂章,來自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以及中國盲協音樂與藝術工作委員會的30余位盲人音樂家表演了美聲、民族、流行等不同風格的聲樂作品和二胡、鋼琴、馬頭琴等樂器演奏,內容精彩紛呈。 新華社記者金良快攝
10月12日,盲人音樂家在音樂會上演奏。 10月12日,由中國殘聯主辦的“看見明天”國際盲人節公益音樂會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行。整場演出分為4個樂章,來自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以及中國盲協音樂與藝術工作委員會的30余位盲人音樂家表演了美聲、民族、流行等不同風格的聲樂作品和二胡、鋼琴、馬頭琴等樂器演奏,內容精彩紛呈。 新華社記者金良快攝
10月12日,盲人音樂家在音樂會上演奏。 10月12日,由中國殘聯主辦的“看見明天”國際盲人節公益音樂會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行。整場演出分為4個樂章,來自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以及中國盲協音樂與藝術工作委員會的30余位盲人音樂家表演了美聲、民族、流行等不同風格的聲樂作品和二胡、鋼琴、馬頭琴等樂器演奏,內容精彩紛呈。 新華社記者金良快攝